農業知識庫
薏苡栽培管理及其效益
作者:王志瑄;
公佈日期:106 年 12 月 07 日
期刊
3270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原產於越南、泰國、印度等東南亞。歷史相傳薏苡為東漢光武帝建武19年(西元43年)馬援將軍於南征安南時,因其士兵罹患瘴癘之氣,經當地土著以薏苡水治療而痊癒,於回朝時遂將薏苡引回中原,此後便稱之為馬援種(Mayuen)。而臺灣則是於日據時代引入並開始零星栽培。目前薏苡主要栽培於東南亞及中國大陸,以往主要分佈於南投、臺南及屏東等縣之山區,近年漸擴展至彰化二林、南投草屯、臺中大雅及嘉義朴子有契作栽培,而近3年因作為進口替代作物,廣泛於臺灣各地推廣種植。
薏苡籽實(圖一)富含蛋白質(16%)及脂肪(9%),且於本草綱目曾提到「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虛則補其母,故肺痿、肺癰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陽明為本,故拘攣筋急、風痹者用之。」傳統上被認為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功效。近代藥理表明薏苡具有解熱、鎮痛、鎮靜等作用。自1960年代開始,國內外研究也陸續發現薏苡具有抗腫瘤、免疫調節、降血糖血鈣血壓、抗病毒及抑制胰蛋白酶、誘發排卵等方面的藥理活性。學者從薏苡中富含脂類、甾醇類、木脂素類、酚類、腺苷等近30個化合物以及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其中脂類中的薏仁脂(Coixenolide)被證實可能為抗腫瘤之活性成分。由於薏苡含有許多可能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已被視為一種養生食物,深受消費者歡迎。以下簡述苗栗地區薏苡栽培概況、方法及其效益評估。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 其他雜糧作物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 其他雜糧作物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 其他雜糧作物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 其他雜糧作物-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營 > 農藝經營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行銷 > 農業行銷-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政策 > 農糧政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第139期)技術服務季刊113/09/09
- 苗栗地區雜糧輪作栽培體系及加工特性之研究 (第3年/全程4年)113/07/18
- 花改場--找回原力:小米栽培管理與文化課程 清水部落族人熱烈迴響113/07/12
- 花蓮區農情月刊--首場原力學堂 清水部落收穫滿滿小米魅力無法擋113/07/10
- 茂林區黑小米條播栽培介紹113/03/22
- 花蓮區農情月刊--本場與阿之寶公私協力 臺灣小米保種與繁殖113/03/06
- 稻米產銷履歷之消費者認同調查與價格分析113/02/07
- 臺灣油芒栽培與加工技術觀摩會113/01/24
- 高粱質核互作雄不稔之研究與進展113/01/12
- 高粱雄不稔細胞質SCAR分子標誌之開發113/01/12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