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改場--有機大豆再進化,花蓮農改場建立智慧省工生產技術平台
國產有機大豆生產再進化!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推動高效率省工農機有成,小農耕作有機大豆面積連翻20倍,並首創智慧化監測系統導入大豆作物,農民預警管理用Line就能搞定!台灣每年消費大豆260萬公噸,平均每人每年消費110公斤,市場供應高度仰賴進口,每年進口量250萬公噸以上。響應轉作進口替代作物,花蓮有機大豆栽培近年來持續成長,目前栽培面積約250公頃。而為突破人力缺乏及氣候變遷造成的產業瓶頸,提升有機大豆產業競爭力,花蓮農改場研發改良農業機械及導入智慧化系統,整合推出全國首創的「有機大豆智慧省工生產技術平台」,不僅大幅提高生產效率,該平台更甫獲經濟部「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肯定。
花蓮農改場表示,以適合地區小農特色的低成本高效率農機為研發主軸,花蓮農改場研發推出一系列省工機械,包括附掛式旱田播種機、旱田除草機、畦間中耕除草機、選別分級設備、粒徑分級機等國產農機。解決有機大豆生產過程中播種、除草、選別分級等作業的困難。過去單一小農以人工生產有機大豆規模多在0.1至0.5公頃,目前單一小農耕作面積突破10公頃已不困難,生產面積翻轉20倍!而生產面積達20公頃以上的單一農場也已超過3場。由於播種、除草、選別的生產成本相較於以往降低9成以上。換算每包1斤裝的有機黃豆,農友可以多賺14元。
花蓮農改場推出有機大豆智慧化管理系統,翻轉「看天吃飯」的傳統印象,分析十年氣象大數據,首創「大豆智慧防災曆」,且應用大數據分析建立病蟲害及施肥等栽培建議。農友只要使用手機或平板,就可以看到自己田區的數據和攝影,實現遠距監控。在田區若出現如強降雨、土壤過度乾旱等需留意的情況,系統也會自動向綁定的LINE帳號發送警示訊息,提醒農友留意。該智慧管理系統,由花蓮場與阿龜微氣候(蜂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置,將田區氣象及土壤監測數據(如氣溫、光照、雨量、土壤電導度等)整合分析,搭配栽培生育期並結合花蓮農改場專家知識,建構大豆智慧生長模型、智慧防災曆及病蟲害管理自動提醒。輔以田間影像回傳,能快速掌握各田區狀況,預測生長期並提供即時栽培建議,對於農友生產人力和機械排程達到全方位的輔助效益。同時,透過區塊鏈導入,提升消費者對農友產品信任感,強化品牌形象。
花蓮農改場指出,由於小農規模特性,少有農戶能擁有生產過程需要的所有機械,常需與其他農友調度、共享或租用。該平台能夠更精準掌握生長期,有利於機械和人力調度安排。此外,宜蘭花蓮地區大豆栽培期間易有颱風、霪雨等問題,透過災害預測數據,能讓返鄉青農不需仰賴數年經驗累積,即能快速上手。同時有效避免災害影響收成,保障農民收益。目前與花蓮場合作的有機大豆農友耕作總面積約90公頃,占轄區宜蘭與花蓮縣的大豆生產面積三分之一,預估每年透過此平台可避開風險的生產值約540~900萬元。花蓮農改場希望透過「有機大豆智慧省工生產技術平台」邁向精準生產,協助農友穩定供貨並促進與加工業者長期合作。未來該平台模式也規劃套用至其他作物,應用於更廣泛的農業範疇,以推升台灣東部有機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民收益!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作機電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農業氣象與災害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資訊
- 花改場--中颱康芮持續增強恐侵襲台灣 請宜蘭花蓮地區農友提高警覺113/11/08
- 花蓮區農業專訊--農業部新聞 破解!漲公糧迷思113/10/08
- 花改場--探索花生湯與豆奶美味的秘訣 外國青農參訪鳳林鎮農產業113/10/08
- (73卷3期)台灣農業研究113/09/30
- 山陀兒颱風逐漸逼近臺灣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強化防颱措施 並注意焚風發生113/09/30
- 花蓮區農情月刊--強烈颱風凱米來襲 農業部審慎應對 積極勘災協助現金救助申請並輔導農友盡速復耕113/09/25
- 花改場--「柚見早收百分百 好鮮原味作伙來」文旦早收技術成果發表113/09/03
- 花改場--防曬降溫有一套 番石榴日燒預防新型套袋觀摩會113/09/03
- 氣候變遷下捕植蟎生物防治的挑戰與未來方向113/09/01
- 花改場--凱米輕颱正接近台灣東部海面 請花蓮及宜蘭農友提高警覺1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