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淨零碳排放 檢測方法持續試驗ing!
為達2025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本場配合農委會政策進行減少碳排增加碳匯之試驗,包括宜蘭二期休耕水田種植綠肥滿江紅,以及果樹修剪枝幹燒製生物炭等項目。由於溫室氣體的收集及測定,目前仍有許多不確定,因此本場就取樣時間、耕作模式及測定方法做相關試驗,以便進行後續正式試驗。
因為氣候條件限制,宜蘭水稻每年2-6月種植一期作水稻,隨後休耕並於7-9月種植綠肥田菁,10-隔年1月將田菁翻耕後湛水。由於文獻指出,有機質長期湛水可能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因此本場將於宜蘭地區設置長期監測甲烷數值的田區,以全面建立農業生產碳排資訊。
另外在一期作收穫後,本場將於田間施灑稻草分解菌,隨後湛水種植綠肥滿江紅,本場將比較其與原本種植田菁田區,兩者的甲烷排放差異,期望建立低碳農糧生產模式。
在正式試驗前,應確定測定甲烷的時間點、耕作模式及測定方法,本場先後邀請屏科大林資哲助理教授、東華大學張世傑教授,來場分享碳通量研究及量測,農藝及土壤肥料研究室並與2位學者合作,用氣相層析儀、痕量氣體分析儀等設備及技術,目前正持續試驗中。
經過3個多月的試驗,本場發現在水稻田區內,有水稻植株相較無植株區域,水田的甲烷排放量是相近的,但是透過不同的途徑釋放:有稻株的區域會藉由植體釋放甲烷,具有穩定的甲烷通量;沒有稻株的區域,甲烷氣泡不定期釋放,通量並不穩定。本場藉此建立測定方法,未來測定水稻田及滿江紅田區的甲烷排放,將以壓克力罩搭配痕量氣體分析儀測定。
農業溫室氣體檢測是新議題,本場從無經驗開始摸索,首先須建立方法。自3月7日開始在場內監測田區甲烷排放,從0-24小時、每隔3小時監測1次。直至目前已有初步結果,未來將應用於淨零排放試驗,並達成農業淨零排放目標。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 土壤調查、分類與化育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 肥料 > 肥料-其他
- 花蓮區農情月刊--水稻害蟲黑椿象 預防大作戰113/10/25
- 苗栗地區特色作物土壤及肥料管理之研究 (第2年/全程3年)113/07/18
- 花蓮區農業專訊--果園土壤碳匯知多少以瑞穗文旦果園為例-以瑞穗文旦果園為例--03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果園土壤碳匯知多少以瑞穗文旦果園為例-以瑞穗文旦果園為例--02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果園土壤碳匯知多少以瑞穗文旦果園為例-以瑞穗文旦果園為例--01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田間栽培管理調節水田之溫室氣體排放--04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田間栽培管理調節水田之溫室氣體排放--03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田間栽培管理調節水田之溫室氣體排放--02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田間栽培管理調節水田之溫室氣體排放--01113/07/17
- 花改場--花蓮場開辦淨零排放增能課程 掀起金針產業綠色農業新勢力1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