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改場--花蓮場開設原民作物栽培管理及在地留種技術班 太巴塱部落族人熱烈迴響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場)於本(111)年11月14日(一)在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辦理找回原力部落行動學堂「原民作物栽培管理及在地留種技術班」,課程吸引來自太巴塱、其他部落及農友的熱情參與。
花蓮場劉興榮課長開訓表示,近年來透過原住民相關計劃執行,已有初步試驗成果,期望藉由與部落族人的分享與交流,增進對原民作物的農業新知及技術,強化經濟栽培的能力,提升原鄉特色產業競爭力。本次課程邀請研究同仁,分享花蓮原鄉部落特色種原在地留種技術、火蔥栽培管理與利用、樹豆栽培管理及機械化採收等課程。
花蓮原鄉部落特色種原在地留種技術,由花蓮場吳伊婷助理研究員授課,吳助理研究員表示原鄉特色作物種類豐富,部落以採集方式保種,無種原繁殖技術,藉由介紹現代化種原保存技術,可協助部落重新建立種原及保存遺傳資源。授完課程後,透過種原交流及分享,講師也提供種子給與會學員回去種植。
樹豆栽培管理及機械化採收,由花蓮場黃佳興助理研究員授課,黃助理研究員表示,樹豆為原鄉重要的雜糧作物,由於採用人工採收,造成成本大幅提升,透過課程介紹該場在栽培技術及機械化採收之目前研究成果,期能降低人力成本,並提升產品產量與品質。
火蔥栽培管理與利用,由花蓮場吳伊婷助理研究員授課,吳助理研究員表示,火蔥為阿美族重要野菜之一,目前最有規模的產區在壽豐鄉月眉村,藉由課程介紹火蔥試驗成果,包含不同區域栽植的火蔥,栽植的現況為何,以及病蟲害調查成果及防治要領,提供族人種植火蔥的參考,強化朝向經濟栽培所需的技術,提升競爭力。
課程結束後,族人對安排的課程很滿意。在課程當中,與各位講師有非常熱列的互動。其中部落青農蕭明山表示,介紹的作物與部落連結性高,建議未來可以再安排相關實用的課程,增加族人的原民作物農業新知。呼籲各位族人有任何問題,花蓮場會扮演好輔導的角色,族人隨時可以與講師連繫。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類-其他 > 農藝類-其他-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業推廣教育-其他
- 花蓮區農情月刊--本場與壽豐鄉農會共同為農友培育火蔥健康種球 而且種球已回到月眉部落定植囉112/11/16
- 花改場--環境降溫技術 減輕青蔥甜菜夜蛾危害112/10/27
- 花改場--提升原鄉山蘇品質及加價運用課程 獲西林部落族人熱烈迴響112/10/27
- 花改場--織羅部落開設葛鬱金加工運用及體驗服務班 課程廣受族人好評112/10/27
- 花改場--花改場開辦特色作物火蔥課程 找回月眉部落亮點產業112/10/27
- 花改場--花改場促進農產業轉型與競爭力 舉辦設施智慧農業班112/10/27
- 花改場--夏日炎炎 宜蘭紅肉拔防曬要注意112/10/27
- 花改場--花改場開辦設施蔬菜智能管理班 開啟學員新視野112/10/27
- 花改場-- 山胡椒繁殖技術開發 嘉惠部落產業發展112/10/27
- 外國青農在臺實習計畫1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