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技報導--文旦全果加工素材量產技術--01
作者:邱淑媛;林宜緯;簡宏諭;張光華
公佈日期:113 年 03 月 06 日
前言
國內文旦平均年產量7萬公噸(約為1.2億顆),外銷出口量不多,國內市場又因人口逐年降低,需求下降。國人習慣將文旦視為中秋節應景水果,但文旦的最適採收在白露節氣(9月7日)前後,而中秋節為農曆節氣,時間不固定,因此在中秋節較早的年度,產銷壓力非常大。另外,市場價格較低的大果產量約佔三成,在供過於求的情勢下,大果如能進行加工避免進入鮮食市場,具有穩定市場價格的效果。
文旦可加工為果醬、糕餅餡料、果乾、果汁、冰品、醬料、茶飲等多種食品,也可做成清潔劑、洗手乳、香氛產品等多元化的日用品。市場上產文旦加工品種類繁多,但數量均不多,主要的原因在於文旦難以被拆分為果皮與果肉(或果汁)。
由於文旦是大型柑橘,而且形狀特別,難以適用既有的柑橘加工設備,加上果實構造緊密,剝取果肉曠日廢時,為文旦素材在食品加工產業利用的瓶頸。除此之外,文旦精油的味道麻辣適口性不佳,故無法如檸檬或柳丁般直接榨取果汁,而且剝取文旦果肉時也要儘量減少精油對果肉的汙染。是故,雖有材料豐富的優勢,但傳統處理大多仰賴人工進行,加工量能難以提升,高昂的人力成本連帶使得素材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產業應用性難以拓展。
為了處理文旦大果、協助調節產銷差異,並將鮮果改造為食品加工素材延長使用期限,花蓮區農改場開發公噸級的文旦果實加工設備並串接為連續化產線,提供全面性方案解決文旦果實加工瓶頸。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柑桔類 > 柑桔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柑桔類 > 柑桔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產品處理加工機電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處理 > 園藝食品處理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加工 > 園藝食品加工
延伸閱讀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產業數位轉型 就靠智能灌溉與雲市集數位行銷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加工最重要的一哩路 瑞穗鄉農會推廣大樓暨文旦加工廠落成啟用114/09/17
- 山蘇在原鄉部落的利用與加工114/07/23
- 不同儲藏條件對蔬果抹醬品質影響114/07/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延續地方重要特色農產業 本場研發白頭韭菜省工機械作畦+移植+多功能管理功能更完備!114/07/08
- 花改場--智能灌溉×網路行銷 雲市集農業館助力文旦產業數位轉型114/07/08
- 花改場--農產品加工班結訓 培育產品升級尖兵114/07/08
- 芭樂葉果茶 健康機能茶飲新選擇114/06/30
-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3114/05/12
- 花蓮區農技報導--白頭韭菜作畦機--021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