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灣中部地區水田甲烷排放因子調查
作者:游承翰;廖崇億;吳以健;郭芝秀
公佈日期:114 年 04 月 29 日
摘 要
農業活動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分為甲烷(CH₄)、氧化亞氮(N₂O)、二氧化碳(CO₂) 三大類,而水稻種植期間所產生的甲烷是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本研究探 討三種灌溉管理型態,持續淹灌、慣行灌溉、間歇灌溉對於水稻田甲烷排放之影響。調 查結果顯示,2023年的第二期作中(總生育107天),持續淹灌排放量為676 kg-CH₄ha⁻¹, 慣行灌溉為346 kg-CH₄ha⁻¹,間歇灌溉為167 kg-CH₄ha⁻¹;在2024年的第一期作中,持續 淹灌的排放量為317 kg-CH₄ha⁻¹,慣行灌溉為76 kg-CH₄ha⁻¹,間歇灌溉為38 kg-CH₄ha⁻¹。 水稻田的甲烷排放主因之一為長期淹灌下,土壤處於厭氧環境,有機質透過甲烷生成菌 (Methanogens)被還原為甲烷,而淹灌時間越長,甲烷排放量越高;在同一期作比較下, 整期作水稻田甲烷排放量,持續淹灌處理最高、慣行灌溉其次、間歇灌溉最低。本試驗 另探討於慣行灌溉模式下,稻稈回歸稻田與否對稻田碳排之影響,慣行灌溉2023年第二 期作的排放量為346 kg-CH₄ha⁻¹、2024年第一期作排放量為76 kg-CH₄ha⁻¹;稻稈移除處 理則分別為27 kg-CH₄ha⁻¹ 和5 kg-CH₄ha⁻¹,本研究顯示稻稈移除可減少90%的甲烷排放。 另依據IPCC預設方法一計算水稻田甲烷排放量,於本研究中進行相互比較,結果顯示, 水稻台南11號種植於黏土之係數約為1.05。
關鍵字:水稻、甲烷、溫室氣體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農場見習對農民學院蔬菜栽培管理初階班學員訓練成效之個案研究114/10/22
- 全穀紅薏仁對高脂飲食小鼠代謝異常之影響114/10/22
- Arduino低成本開發板於光合作用測量的應用及展望114/10/22
- 不同品種大豆製作發芽豆漿之理化及品質分析114/10/22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6期)114/10/22
- 三色花見糰子一次學會114/10/22
- 臺中農改場與安達人壽合作ESG 專案「伊娜谷香糯米保種計畫」獲亞太行動獎銀獎!114/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