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釋迦新鮮報 / 種植綠肥,增進地力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舉辦「八八風災復耕區增進土壤地力觀摩暨與民有約座談會」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種植綠肥,增進地力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舉辦「八八風災復耕區增進土壤地力觀摩暨與民有約座談會」
發文日:104/07/3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於104年7月31日上午,假太麻里鄉番荔枝果園舉辦「八八風災復耕區增進土壤地力觀摩會」,劉櫂豪立委及其服務處同仁、臺東縣政府陳本元技士亦列席參加;會中介紹復耕區增進土壤地力技術成果及番荔枝炭疽病防治技術供農友參考採行。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表示,莫拉克災後復耕之太麻里溪下游農田,因有機質含量極低、營養元素缺乏,番荔枝生長不佳,藉由種植綠肥大豆、施用有機質肥料等處理,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以促進番荔枝苗木生長。目前復耕區在臺東場的輔導及農友的努力下,土壤地力已有提升,植株也恢復生產,農友可參考本觀摩會增進土壤地力的方式,共同提昇本區的土壤肥力,使復耕區農業恢復生產並永續發展。
觀摩會首先由土壤肥料研究室黃文益助理研究員說明綠肥大豆因共生根瘤菌會固定空氣中的氮且生草量高,可提供土壤養分,提昇土壤肥力,顯著增加土壤有機質、磷及鎂含量,且相較於施用有機質肥料,綠肥大豆種子的費用相對低廉,用於貧瘠的復耕地提昇土壤地力而言非常節省成本,且綠肥大豆有防風定沙的功用,可於乾旱季節固定表土,淹灌期間滯留水中沙土,增加肥沃土層,整體而言,復耕區果園種植綠肥大豆可逐年提昇有機質含量,亦可涵養水分及養分,緩慢釋放給果樹使用,且省工、自播性強,無須年年播種,覆蓋率佳,可節省雜草管理費用等優點,值得於本區推廣使用。接著由張繼中副研究員補充說明復耕區果園土壤問題,由於有機質含量極低、營養元素缺乏,施用有機質肥料及化學肥料可顯著提升土壤有機質及營養元素含量,建議農友可每年每公頃每株施用10公升有機質肥料及3公斤20-5-10複合肥料,複合肥料最好分多次施用,而有機質肥料最好是利用中耕機或小型挖土機與土壤充分混合,如此便可有效提升復耕區土壤地力。臺東場鼓勵農友採集土壤送該場分析,藉由分析結果瞭解復耕區土壤地力情形,進行合理的肥培管理模式,以提升復耕區釋迦品質及產量。農友如有疑問,歡迎洽詢本場土壤肥料研究室(089-325110#720-722)或土壤營養診斷分析服務站(089-345756)。
由於6-7月雨季過後為炭疽病好發期,植物保護研究室李惠鈴副研究員提醒農友須注意防範,此病害主要藉由雨水傳播,雨後天晴高溫高濕易侵入感染,因此務必於雨季前後做好防治工作,尤其以清園工作最為重要,將病果及修剪之枝條移出果園,可有效減少二次感染源。相關防治藥劑可參考植保手冊,如有疑問請洽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015)或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主持太麻里地區「八八風災復耕區增進土壤地力觀摩會暨與民有約座談會」

黃文益助理研究員介紹種植綠肥大豆對土壤地力之影響

李惠鈴副研究員介紹番荔枝炭疽病防治技術

農友於番荔枝果園觀摩綠肥大豆栽種之情形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表示,莫拉克災後復耕之太麻里溪下游農田,因有機質含量極低、營養元素缺乏,番荔枝生長不佳,藉由種植綠肥大豆、施用有機質肥料等處理,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以促進番荔枝苗木生長。目前復耕區在臺東場的輔導及農友的努力下,土壤地力已有提升,植株也恢復生產,農友可參考本觀摩會增進土壤地力的方式,共同提昇本區的土壤肥力,使復耕區農業恢復生產並永續發展。
觀摩會首先由土壤肥料研究室黃文益助理研究員說明綠肥大豆因共生根瘤菌會固定空氣中的氮且生草量高,可提供土壤養分,提昇土壤肥力,顯著增加土壤有機質、磷及鎂含量,且相較於施用有機質肥料,綠肥大豆種子的費用相對低廉,用於貧瘠的復耕地提昇土壤地力而言非常節省成本,且綠肥大豆有防風定沙的功用,可於乾旱季節固定表土,淹灌期間滯留水中沙土,增加肥沃土層,整體而言,復耕區果園種植綠肥大豆可逐年提昇有機質含量,亦可涵養水分及養分,緩慢釋放給果樹使用,且省工、自播性強,無須年年播種,覆蓋率佳,可節省雜草管理費用等優點,值得於本區推廣使用。接著由張繼中副研究員補充說明復耕區果園土壤問題,由於有機質含量極低、營養元素缺乏,施用有機質肥料及化學肥料可顯著提升土壤有機質及營養元素含量,建議農友可每年每公頃每株施用10公升有機質肥料及3公斤20-5-10複合肥料,複合肥料最好分多次施用,而有機質肥料最好是利用中耕機或小型挖土機與土壤充分混合,如此便可有效提升復耕區土壤地力。臺東場鼓勵農友採集土壤送該場分析,藉由分析結果瞭解復耕區土壤地力情形,進行合理的肥培管理模式,以提升復耕區釋迦品質及產量。農友如有疑問,歡迎洽詢本場土壤肥料研究室(089-325110#720-722)或土壤營養診斷分析服務站(089-345756)。
由於6-7月雨季過後為炭疽病好發期,植物保護研究室李惠鈴副研究員提醒農友須注意防範,此病害主要藉由雨水傳播,雨後天晴高溫高濕易侵入感染,因此務必於雨季前後做好防治工作,尤其以清園工作最為重要,將病果及修剪之枝條移出果園,可有效減少二次感染源。相關防治藥劑可參考植保手冊,如有疑問請洽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015)或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主持太麻里地區「八八風災復耕區增進土壤地力觀摩會暨與民有約座談會」

黃文益助理研究員介紹種植綠肥大豆對土壤地力之影響

李惠鈴副研究員介紹番荔枝炭疽病防治技術

農友於番荔枝果園觀摩綠肥大豆栽種之情形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