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提到異型飼養與投餵管理的相關文章中,大致可以見到各種俗稱為異型的棘甲鯰,不論是體型嬌小的小精靈,或是體全長動輒數十公分,同時全身與各鰭棘條布滿銳利硬棘的白珍珠異型或紅尾坦克,在投餵餌料的供應上,多為各種類的瓜類,或是搭配些許沉性飼料投餵。不過經常見到的情形是,即便飼養者以在餌料種類與份量上盡可能的滿足飼養對象,只是不消一會,缸中又滿是這類棘甲鯰啃咬或吸吮沉木所掉落下的碎屑,或是數量頗為驚人的糞便。
隨著異型飼養經驗的累積,許多飼養者對於自己所喜愛的種類,在長時間的摸索與試驗中,漸漸了解牠們在食性上的偏好與營養需求。回顧以往,這類異型多半被稱為缸中的清道伕,甚至還有人直接依據偶爾見到牠們啃食生物屍體或代謝廢物的行為,而稱牠們為垃圾魚,只是這些方便貼切的稱呼,卻往往抹煞了這類來自南美亞馬遜河 (Rio Amazon) 水系魚種的獨特魅力。
基本上絕大多數種類的異型在攝食偏好上,多以同時包括動物性與植物性的混合食性 (omnivorous) 為主;也就是說,生活於自然棲地環境中的種類與個體,食物來源包括了掉落水中的樹葉與果實,同時也包括了包裹於岩石表面,並由微生物、藻類與部分沉積的有機碎屑共同形成的生物薄層 (biological microfilm),此外附著性的魚卵、螺類、藏身於底質環境中的蠕蟲或昆蟲幼生,甚至是生物屍體或大型動物的糞便,也都在棘甲鯰攝食的範圍內。
究竟要為飼養於水族箱中的異型那些種類的餌料?或是究竟應該選擇人工配合飼料或天然蔬果?其實這些問題都有飼養者不斷藉由持續的飼養與觀察在尋找答案。確實的飼養與繁殖經驗告訴我們,動物性的餌料雖然可迅速吸引異型前來攝食,格外是冷凍赤蟲或豐年蝦,然而這類餌料生物體表或外殼中的幾丁質成分,卻容易在持續或單一投餵下,造成幼魚階段的異型個體出現健康上的疑慮。而如果以具有清香氣味的瓜果類進行投餵,雖然可避免動物性餌料可能存在的帶菌或消化不良等問題,然而個體在啃食或吸吮的過程中,常會咬碎食物組織,而釋放於環境中的汁液也會造成水質惡變,因此如何在提供個體多樣化的選擇外,又能確保水質狀態的穩定,確實需要細心的設計與管理。
國外的繁殖者,除了會隨投餵個體在種類、體型與飼養目的的差異,而設計不同種類的投餵飼料組合,同時還大膽的採用了一些本地飼養者向來忽略的餌料種類。例如許多繁殖中小型異型的玩家或繁殖場,偶爾會以豆莢、南瓜甚至麥片投餵,甚至自行以食物調理機為成熟個體補充特定種類的營養,而目的除了在於讓個體獲得充足能量與均衡營養外,經充分設計且仔細計算的配合飼料,甚至還與配對親魚的產卵量,或是卵粒的孵化率與幼魚孵化時的體型密切相關。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