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水族即時資訊 / 一手情報 / 授精卵的管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授精卵的管理
發文日:97/08/25
授精卵的管理

      對於部分像是孔雀 (Guppy)或滿魚 (Platy)等卵胎生魚類,或是以非洲三大湖為主的中大型口孵慈鯛 (Cichlid) 而言,卵粒在授精後,要不是藉由雌體提供的體內空間進行孵化,不然則是分別由雌性或是兩性親魚一同進行口孵,因此從配對後直到仔魚被釋出前,幾乎不用飼養者費心管理。然而對於悉數種類的南美短鯛 (Dwarf Cichlid) 與河產慈鯛,或是坦干依喀湖與馬拉威湖的卷貝魚來說,雌魚在產下卵粒並讓雄魚使其授精後,便必須展開一連串繁雜且粗重的工作。

      首先,配對親魚必須守護在卵粒周圍,以防止其他掠食者的覬覦與攻擊,同時親魚在以胸鰭輕柔搧動水流,藉由提供授精卵粒充分溶氧與避免有機碎屑沉積污染的同時,還得細心地剔除未授精或受黴菌感染而轉變為白色的死卵。而當稚魚即將突破卵膜孵出之前,多數種類的慈鯛還會另覓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讓尚未具有充分泳動與攝食能力的稚魚,可免除遭受敵害騷擾與吞噬的威脅。

      讓親魚自行守護與孵育稚幼魚,固然可以欣賞到一連串令人動容的溫馨畫面,不過若是親魚技術不佳、偶有食卵惡習,或是在許多商業繁殖溫室中,必須提高親魚配對與繁殖的頻率,因此在部分的例子中,也可見到將確認授精的卵粒,與親魚分隔並以人工方式孵化培育的相關操作。例如許多神仙、短鯛或是卷貝魚,多半在確認卵粒充分授精後,將親魚移往他處,不然則是引用原繁殖缸的水體,再注入一個經過適當消毒與打氣的小型容器後,將卵粒連同附著的介質一同移入,靜待卵粒孵化並完成後續仔稚魚培育的工作。

      維持卵粒移動前後的水質狀態,是確保卵粒可免除水質影響而順利孵化的重要關鍵,因此通常建議在配對產卵後 18-24 小時,確認卵粒已充分授精並有持續分化後,可將親魚撈除。失去親魚照顧的卵粒,首先面臨到的問題便是卵粒表面或周圍的水流可能交換不良,進而造成有機物質沉澱或病原感染,因此建議在卵粒附著的介質周圍,最好能以微弱的氣泡製造水流,並在和緩的狀態下嘗試營造水層擾動,好讓卵粒能持續接觸不斷更新的水體。而為避免卵發育初期的原生動物寄生、啃食與黴菌附著,因此建議不妨在水中加入低劑量的甲基藍 (methyl blue),以避免黴菌與原生動物的危害。

      持續分化與成長的卵粒,會由原本的稍稍帶有色澤的透明質地,逐漸加深為琥珀或淺褐色,然後逐漸看到胚胎與眼睛的形成。而對於一個擁有豐富經驗的繁殖者而言,在仔稚魚還未充分孵化前,就得開始準備稚幼魚在開口後的第一頓食物來源,也就是微粒飼料的準備與餌料生物的培養。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