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原生野花 / 原生野花圖鑑 / 益母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益母草
發文日:111/06/28

益母草-選

科別:唇形科

學名: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別名:茺蔚

分布:低海拔路旁及荒地。

花期:2-10月(盛花期3-5月)

植物型態: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莖方形,全株被毛。葉對,葉輪廓為卵形,葉片先掌狀三全裂,裂片再分裂成條狀小裂片,兩面被短毛。花序輪繖狀,集生於葉腋,小花粉紅色色或白色,花近無梗花萼筒狀,先端刺尖;花冠筒狀,二唇,上唇直立,背面被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先端倒心形。小堅果三稜形,平滑或被微毛,外覆宿存萼片。

繁殖:種子

應用:益母草微苦、性微寒,具有活血條瘀之功效,臨床用於治腫毒、瘡傷、婦女產前後諸症等(張, 2007)。益母草中的化學成分有芹菜素、槲皮素、二萜類及脂肪酸類(阮等, 2003),而地上部的四氯化碳和氯仿萃取物具有廣效的抗菌活性,其包含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Ahmed et al., 2006)。

參考文獻:

(1).   阮金蘭、杜俊蓉、曾慶忠、錢忠明. 2003. 益母草的化學、藥理和臨床研究進展. 中藥草 34(11):15-19.

(2).   張永仁. 2002. 野花圖鑑1 平地低海拔篇. 遠流出版社. 台北市. 台灣. p.257.

(3).   張憲昌. 2007.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 晨星出版社. 台中市. 臺灣. p.282-283.

(4).   Ahmed, F., M.A. Islam and M.M. Rahman. 2006.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eonurus sibiricus aerial parts. Fitoterapia 77:316-317.

(5).   Islama, M.A., F. Ahmeda, A.K. Dasa and S.C. Bachar. 2005. Bacharb.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Leonurus sibiricus. Fitoterapia 76: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