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仔羊應立即清除口鼻中的粘液,使能行自行呼吸。臍帶在結紮剪短後以碘酒消毒。有必要時應協助仔羊在初生後最短時間內吮吸初乳(colostrum),產後三天內所分泌的乳汁叫做「初乳」,初乳的顏色比常乳黃,所含固形物,無機物和蛋白質等較高,又初乳中的乳球蛋白為傳遞母體血液中抗體的主要物質,此物質對於初生仔羊的疾病抵抗力有很重要的效果。且初乳具有輕瀉性具有排除胎便的功能。仔羊生後6小時內應儘可能早給予吸吮初乳,除可使仔羊得到初乳中含的抗體,以抵抗周遭環境存在之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外,亦可使仔羊獲得足夠的熱能,若無法即時獲得初乳,加以天候寒冷,則易引起體溫下降,出現寒顫、步代僵硬、站立不能或昏迷等症狀,終至死亡。
因此,未能即吸吮初乳的仔羊,可將其移至保溫箱內,用乾毛巾擦乾皮膚毛髮所附之粘液,口服或利用胃導管灌服葡萄糖液,或靜脈注射26%葡萄糖溶液30~50ml,待其症狀改善恢復活力後,仍應儘速給與吸吮初乳。若因母羊死亡或其他原因(如乳房炎或乳頭過大、過低)無法哺乳時,可尋同期分娩的其他母羊擔任奶媽羊或以乳瓶行人工哺乳,因此平日即應將多餘的初乳冷凍貯存待用,冷凍保存的初乳最好是來自產後第一天的母羊,則所含抗體較高。自然哺乳應注意觀察母山羊是否容許仔羊哺乳,若母羊不給仔羊哺乳時,需以人工協助,先將母羊固定,讓仔羊哺乳,如此經過1~2天後,母羊就可以習慣。假如採用人工哺乳飼養仔羊時,最好不要讓仔羊吸吮母羊的乳頭。
仔羊在餵食初乳3天後可改用一般羊乳、牛乳,或代用乳哺育,初生後第一週內每天宜人工哺乳3次,每天哺乳量0.75~1.0公升,哺乳量隨週齡漸增,但不宜超過1.8公升。仔羊在生後兩週即可給與良質乾草與精料教槽,既可促進瘤胃的發育,也可減少仔羊離乳時適應較慢所造成的失重。仔羊一般在三個月齡時離乳。
大群飼養山羊時,為便於紀錄,一定要加以編號,方法有刺號文字、剪耳號、耳標和頸牌等四種:
- 刺號:使用針點狀阿拉伯數字字模,刺在耳朵內面,然後用黑墨汁塗上,一個星期後就變成永久號碼,一般作為種畜登錄號碼用。
- 剪耳號:用耳號剪,在兩耳周綠剪下短口,以表示號碼的方法。
- 用金屬或塑膠製成的耳標,把它掛在耳朵上可讀出號碼。
- 頸牌:塑膠製成的色牌,把它掛在頸部上,優點為容易讀出號碼。
去勢(閹割):不準備留做種用的公山羊,為便於管理,通常在生後2~6週內要予以去勢,方法有:
- 觀血去勢法:使用刀片將陰囊切開取出兩邊睪丸,本法要注意手術中消毒和手術後傷口不要發炎。
- 無血去勢法:使用特製無血去勢鉗,將兩條輸精管分別用去勢鉗銼切,不切破陰囊頸部皮膚故不出血,手術後只要在銼切部和陰囊外皮塗上碘酒即可。手術極為簡單,一頭山羊大約在30秒至1分鐘即可完成。手術後一星期睪丸會腫大然後慢慢萎縮,大約一個月後就萎縮如指頭大小。
- 橡皮圈法:使用特製的橡皮圈和擴張鉗。本法為直接把橡皮圈張開套入陰囊,放置在陰囊上端細頸部,利用強筋橡皮的力量中斷睪丸血液循環,大約二個星期後,整個陰囊萎縮脫落,手術簡便,安全又方便。
仔羊在1~2週齡時可用電氣去角器燒烙兩角之生長點去角。
離乳後的仔羊由於飼料利用效率較佳,宜給與較高營養之日糧促其快速增重。仔羊離乳時應驅除內寄生蟲一次。一般羊群每年至少要驅除內寄生蟲兩次,有嚴重感染顧慮的地區甚至每年要驅蟲3~4次。
人工哺乳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