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乳牛小百科 / 乳牛品種 / 台灣常見的乳牛品種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灣常見的乳牛品種
發文日:97/10/27
乳牛品種主要來自於歐洲之乳肉兼用的牛種,經過長時間的牛種選拔與改良而逐漸形成乳用的品種,現今約有20種改良種乳牛,分布的主要地點以歐洲、北美洲與澳洲為主,如以牛乳的產量與飼養頭數的多寡為準的話,可概括為荷蘭牛、娟姍牛、更賽牛、愛爾夏牛與瑞士黃牛等五大乳牛品種。 目前台灣所飼養的乳牛以荷蘭牛為最多,荷蘭牛之英文為Holstein因源自於德國荷斯登堡(Holsteinburg)之荷斯登,又與荷蘭之英文Holland同語音而命名為荷蘭牛。在歐洲多以英文Friesian稱之,北美洲卻稱之為Holstein-Friesian。
荷蘭牛為世界第一大品種,廣布於世界各國,為最主要的乳用牛。毛色有較黑之黑白斑點或較白之白黑斑。歐洲荷蘭牛屬中大型,為主要乳牛品種中體型最大,母牛體高有130公分,體重有650公斤;公牛體高有150公分,體重有1100公斤。年產乳量可達6000公斤,乳脂率3.5%。
另第二大品種為娟姍牛,亦分布於世界各國,以紐西蘭飼養之頭數為最多,目前台灣亦有引進娟姍牛飼養,毛色淡褐或灰褐之單色,口鼻鏡端有白色環稱糊口(因似吃白醬糊沾成白色環)。體型屬小型牛,母牛體高有122公分,體重有400-500公斤;公牛體高有130公分,體重有550-750公斤。年產乳量可達5000公斤,乳脂率5.0-5.5%。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