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農立國,數千年來都利用牛耕田、拉車、載人、運物,如以梁朝顧野王《玉篇》所記載的:「黃帝服牛乘馬」來看,至少在四千六百餘年前,牛已經被豢養為家畜了。另外在商朝遺址中出土的一件玉雕臥牛作品,可以看到牛的鼻孔間有小孔相通,可見當時的牛已穿鼻引繩從事勞役,也說明了至少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時代,牛已經是馴養的家畜了。從周朝起一直到民國以後,用牛農耕始終是中國人賴以維生的主要方式,因此牛也一直是中國人最依賴的好伙伴。
商朝時,一般民眾仍然養牛,但不吃牛,主要是用來拉車耕田。牛肉因滋味鮮美,成了人們祭祀天地神祇最貴重的祭品,所以「犧牲」二字均以牛字為偏旁。據《禮記‧王制》稱:“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這是根據牛角的發育程度﹐判斷牛的老幼﹐從而區別牛的等級。為了掌管國家所有的牛在祭祀﹑賓﹑軍用等方面的用途﹐周代設有“牛人”一職﹐漢以後曾發展成為專管養牛的行政設置。古時祭天神的牛稱為「太牢」,而羊則稱為「少牢」,以牛為尊之故。當時非公卿之飲酒、祭祀並無酒肉,諸侯亦無故不宰殺牛羊。新鑄好的銅鐘在祭鐘神時,要塗血在鐘上,別的動物的血不行,一定要以牛血塗鐘,稱之為「釁鐘」。牛成了神和封建統治階級所獨享的肉品,一般人就漸漸不能吃牛肉了。有時在特殊的場合下,如軍隊打了勝仗,牛也被直接宰殺用於食用,漢語中「犒勞」一詞就是從中發展而來的。
牛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供役用。牛車是最古老的重要陸地交通工具,井田制度規定每十六井有戎馬一匹﹑牛一頭,以備徵用。在有驛站交通後﹐牛在某些朝代,也用於缺馬的地區或無需急行的驛運。歷史上每當大戰之後,馬匹大減,牛車就應運而起,甚至有騎牛代步的。秦漢時期,大夫階級以上的官員皆有車,漢初馬少,將相或乘牛車。漢宣帝的外祖母乘牛車至長安,當時人們稱之為〝黃牛媼〞。民間駕車、運輸仍多用牛,間或用驢。元代大量搜刮民馬,民間的畜力運輸曾以牛為主。但使牛的利用發生決定性變化的,則是農業生產中牛耕的發展。有說牛耕始於鐵器農具產生以後。但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犁字無不從牛字。孔子的門徒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二人的名號中都有相應的“耕”“牛”二字。這些似都可說明耕地與牛的關係和牛耕之早。自漢代以後的二千餘年來﹐許多出土文物更可證明牛耕的發展。“二牛抬杠”和用單套牛耕作的方法,已見於徐州地區漢墓的石刻和嘉峪關、敦煌、榆林等地的壁畫。唐初李壽墓的壁畫則說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無論是牛的軛具或耕作技術,都已發展到相當於近代農具的水平。
牛乳及其製品,一向是草原地區各族人民的主食。乳古稱「湩」,秦漢時已由塞外傳入。到南北朝時,已遍及北方農村,《齊民要術》就詳細記載了農民擠牛乳和製造乳酪的方法。乳製品在古代通稱為「酪」,也很快推廣到南北各地,據《新唐書‧地理誌》記載,唐時在今甘、青、川諸省以及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已有此產品。此後,江南如湖州、蘇州等地農民也養乳牛,擠乳作酪,並製成乳餅及酥油為商品。直至西洋乳牛輸入以前,中國南北不少城市早有牛乳供應,採取的是趕黃牛上門擠乳出售的方法。
古時的牛一年到頭忙,只有在秋收之後比較悠閒。中國許多地方都把農曆的十月初一日訂為「牛生日」,在牛生日這一天,不給牛繫鼻繩,不讓牛工作,給牠吃豐盛的草料豆葉,還在牛角上粘一個糯米湯圓為牛慶生。在早期的黃曆裡,扉頁上都會印著「春牛圖」,說明春天來時,牛就要展開耕田的工作了。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牛也同樣會出現在年畫和貼紙上。民間貼春年年畫及鞭春牛,希望能為老百姓攘除災疫及五穀豐收。此外,立春前後還要舉行牛頭報春一系列的活動以示慶賀。如今的黃曆上不再繪印「春牛圖」,因為農夫耕田都改用「鐵牛」,不需靠牛耕田拉車了。
清乾隆滿人六十七監繪之「蕃社采風圖」
將當時原住民駕牛車出遊的情形生動地描繪出來。
日治時期黃牛挽臼情形
早期的墾丁牧場仍以牛車作為搬運乾草的主要運輸動力。
農耕沒落,牛車反成觀光休閒活動的噱頭。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