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土文化的家畜-牛 / 古今服牛方式 / 古今服牛方式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古今服牛方式
發文日:97/10/31
       早期的台灣,牛的使用不僅僅是平地漢人的專利,無論是住在平地或山地的番人,其日常生活大事也都與牛息息相關。在清朝滿州六十七居魯所著的《番社采風圖考》當中即對此一情形有所記載,其「服牛」一段載道:「臺郡內山深篠密箐中產野牛。番會社眾,以長竿繫繩為圈,合圍束其頸。牛曳繩怒奔,則縱其所往,伺其力盡,繩勢稍緩,徐徐收繫於木;餓之,漸進草食。俟馴習,然後服而用之。」關於誘補野牛的方式,在臺灣府志中所載,漢人是用圍籬柵攔,來驅趕野牛入攔圈飼。在康熙時代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記載道:「臺灣野牛,千百成群。欲取之,先置木城四面,一面為門,驅之急,則皆入,入即扁閉而饑餓之,然後徐施羈靮,豢以芻豆,與家牛無異矣。」而番人可能因地形環境所使然,山中樹多林密,故以「長竿繫繩為圈,合圍束其頸」的方式來捉牛。

       同樣是先使牛饑餓,但番人使牛馴習為所用的方式為「繫牧」,並僅供以草食,與漢人不同。事實上,在山林野外,如何誘補桀驁不馴的野牛,卻須有因地制宜的方法。畜產試驗所恒春分所放牛的牧區多為山坡地,且樹林遍佈,時至今日,牧牛人在不想勞師動眾、驚動整個牛群的情況下,而欲誘補特定對象的牛隻,如受傷或生病的牛,曾偶爾沿用此一古老方式。牧牛的技工會在該牛經常出入的林道中,用繩索做好陷井(可活動收緊的繩圈),掛於牛路兩旁的樹枝上,待目標牛行經該處時,即收緊圈套「束其頸項」,長繩藉樹幹轉折緩衝,然後慢慢「收繫於木」。唯恐牛隻遭勒斃及牛角傷人,通常另以繩索自牛角繞牛嘴形成一套籠,該繩再繫於樹,必要時,再加一條繫腳繩,以便於醫治該牛。

       至於依照文中所述「以長竿繫繩為圈,合圍束其頸」的捉牛方式,曾經是牧場管理產後牛群的重要工作。在小牛生下之後的一、兩天內,工作人員會帶著耳號剪、吊磅等工具前往牛攔,管理牛群的技工先找出小牛所在處,然後攜帶長竹竿、長繩索(棉繩或瓊麻繩)與一名同仁先進入牛攔內,「以長竿繫繩為圈」-圈在竿頭、繩端在手握竿處,靜靜地接近小牛(以免打草驚牛),乘其不備,迅速地套牛束頸,一人拉引小牛,一人則手持長竿捍護人員安全,此時尚不能稱手到擒來。因小牛勢必反抗驚叫,引起母牛的保護行為。有的母牛可能棄子而去,於牛攔的另一端觀望(因人比牛還惡);母性好的母牛,如果性情又溫馴,就亦步亦趨地跟著小牛走;母性強烈者就很可能要找人了。待人、牛均安全出牛攔,替小牛剪好耳號、磅好體重等處理後,小牛放回牛攔,方才大功告成!牧場技工所用的套繩方法與早期番人所用者是否相同,不得而知,相信亦無從考起。


在山野林間於牛經常出入的林道或飲水處,以繩索
做好陷井,待目標牛行經該處,即收緊圈套「束其
頸項」,再藉樹幹轉折緩衝「收繫於木」。
 
三、四十年前的墾丁牧場以人力套捉仔牛欲進行去勢
的情形。但人力終究不敵牛力,被拖著走或形成拔河
對峙的局面不時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