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芒果小檔案 / 芒果家族 / 凱特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凱特
發文日:97/03/20
凱特(Keitt)芒果於西元1954年由農復會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和愛文品種同時引進,為臺灣最晚熟的品種,產期可延遲至9~10月,故有「九月檨」之稱。
果實比愛文品種大,平均果重750公克,卵型稍扁,纖維中等、糖度約13~18oBrix,酸度頗高可至0.5~0.9%,果肉較酸,是部分不喜食酸消費者所垢病之缺點,但隨著果實成熟軟化,酸度會稍加消退,可降至0.25%左右,此時糖酸比約為57,食用品質更為怡人,因酸度消退落差,故個別果實間其食味差異較明顯。果實過大(超過900公克)或過晚採收時,果肉生理劣變之風險增加。
凱特品種較為晚生,果農普遍較晚套袋,俾使果實多接觸陽光照射以增加甜度,若套傳統白色紙袋,甜度雖可增加1~2 oBrix,但果皮轉色困難,多為濃綠色,外觀欠佳,賣相差,難以被消費者所接受,故現今果農多以套黑色牛皮紙袋為主,以促進果實轉色,催熟後果皮可轉為黃色,外表較為美觀。凱特芒果因產期較晚,遭受颱風危害之風險增加,及消費者於芒果產季尾聲之倦感,故栽培面積難以增長。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