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類
學名:臺灣青銅金龜
Anomala expansa Bates
生態習性:
成蟲將卵產於土中,幼蟲食害植物根部,在土中化蛹。成蟲具趨光性、善飛,喜好幼嫩柔軟的葉片與花瓣,食量大,白日停息在植株葉叢中,黃昏後取食活動較多。每年四到六月成蟲集中出現,對植物損傷大。
形態:
成蟲綠色有黃銅色光澤,長約2.2~2.7公分,全體散布點刻,翅鞘後外角成三角形的翼片突起,翅鞘表面有不明顯的點刻兩行,身體腹面為墨綠色。幼蟲長約4公分,寬約1公分,黃白色,肥胖,捲曲成U形,頭部黑褐色,身上有許多橫向的皺摺,細小胸足3對。 為害部:
根部、花苞、葉片、嫩枝。 為害狀:
幼蟲潛伏於根系附近土中,以土壤中根部組織為食,成蟲食害花苞葉片或幼嫩枝芽。中部地區每年多在五月左右羽化,因出現時間集中,通常一但發生則數目很多,往往一時之間造成大害,花或葉均被吃孔洞,有時排泄亦在花葉上造成明顯的汙染。 學名:赤腳青銅金龜
Anomala cupripes Hope 生態習性:
年發生一代,5~8月是其發生盛期。 形態:
成蟲外形與「臺灣青銅金龜」極為相似,體長1.9~2.5公分,比「臺灣青銅金龜」小些。 為害部:
根部、葉片及花部。 為害狀:
成蟲與幼蟲相同,均是咀嚼式口器,只是外形與生活棲息所完全不同,幼蟲食害植物根部,使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枯死,即俗稱的雞母蟲:成蟲危害植株葉片及花部為多,造成缺刻、孔洞,甚至只剩下枝葉片的主脈。 學名:白點花金龜
Protaetia orientalis (Govy et Perchelon) 生態習性:
成蟲黑褐色,鞘上有黃白色斑點,體長約1.8~2.2公分,一年一代,發生期在4~8月間。 為害狀:
與「赤腳青銅金龜」相同。 學名:臺灣琉璃豆金龜
Popillia mutans Newman 生態習性:
靠近山區的玫瑰栽培園較易發生,主要發生期在4~10月、6~7月,發生蟲口數最多,經常5、6隻以上的成蟲同時危害一朵玫瑰花的情形。 為害狀:
本蟲具有群集性,只危害玫瑰花朵,造成缺刻,失去商品價值。 學名:長金龜
Adoretus sinicus Burmeister 生態習性:
一年一代,幼蟲生活在根部土壤中,成蟲白天潛伏在植株附近鬆軟土層中,夜間爬上植株囓食嫩葉。幼蟲體長約2公分,頭殼褐色,體乳白色。每年四月以後成蟲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秋天,天氣漸冷,才漸漸減少。 為害部:
葉片。 為害狀:
成蟲囓食幼嫩的葉片,葉片往往被吃成網目狀。 防治方法:
一、 |
利用成蟲具有假死的習性,於清晨或黃昏時大量聚集在植株上時,搖動樹枝,使成蟲跌落,加以捕捉。
|
二、 |
在成蟲出現的盛期,於夜間點燈誘殺。
|
三、 |
清除花圃附近雜草。
|
四、 |
金龜子喜歡在堆肥中產卵,施用有機肥時,注意其中有無金龜子幼蟲潛伏,已被感染的堆肥,可先平鋪,高度勿超過50公分,上覆蓋塑膠布密封,用溴化甲烷、氯化苦或好達勝等燻蒸劑燻蒸7-10天,殺死其中金龜子幼蟲。
|
五、 |
種植前土壤撒播殺蟲粒劑,翻耕入土中,殺死土中潛伏之幼蟲。 |
|
(王清玲,1991,花卉害蟲彩色圖說,p.114) |
|
|
|
臺灣青銅金龜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56頁) |
|
赤腳青銅金龜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56頁 |
|
|
|
白點花金龜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57頁) |
|
臺灣琉璃豆金龜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57頁) |
|
|
|
長金龜成蟲
(王清玲林鳳琪,1997,臺灣花木害蟲第107頁) |
|
長金龜幼蟲
(王清玲林鳳琪,1997,臺灣花木害蟲第10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