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鉤薊馬 學名:Rhipiphorothrips   
                      cruentatus Hood  
                       生態習性:成蟲頭胸黑褐色,腹部橘紅色,翅為黃色。幼蟲全體均為淡黃色,體兩側有明顯之橘色部分。幼蟲成蟲有聚集之習性,棲息在葉面上,移動性不強,化蛹在葉片上以5~10月發生較多,雌蟲將卵產於葉肉內,一生產卵十餘粒。被害葉片從正面看有明顯灰白色斑點,葉背靠近中肋的兩旁可見多數聚,葉背因其銼吸所造成之傷口呈生鏽般之紅褐色,葉面因養分消失呈灰白色。
 為害狀:被害葉片從正面看有明顯灰白色點,葉背靠近中肋的兩旁可見多數聚集,葉背因銼吸所造成之傷口呈生鏽般之紅褐色,葉面因養分消失呈灰白色。
 防治方法:
                       
                        
                          | 一、 | 注意防除周遭環境中薊馬的中間寄主及棲息場所。 |  
                          | 二、 | 利用黃色或藍色黏板誘殺薊馬,並藉此評估田間施藥時機。 |  
                          | 三、 | 利用薊馬對銀色具有忌避現象,以銀色塑膠布覆蓋畦面。 |  
                          | 四、 | 花苞早期套袋。 |  
                          | 五、 | 可使用48.34%的丁基加保扶乳劑1500倍噴灑葉片,如株數與蟲數少時以棉花沾肥皂水就可抹除。 |  
                          |  | (王清玲1995農藥世界138期,p.44) |  
                        
                          |  |  | 16.jpg) |  
                          | 蛹 (邱煇宗,1993,農藥世界120期45頁)
 |  | 成蟲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及栽培管理第156頁)
 |  
                          |  |  |  |  
                          | 葉片被害狀 (王清玲、林鳳琪,1997, 
                            台灣花木害蟲第102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