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蟬類 明石蟠小葉蟬:Paracba   
                      akashiensis (Takahashi)  
                       發生生態:主要發生期在12月~2月,一生可分為卵、若蟲、成蟲三個發育期,成蟲體長0.2~0.3公分,有兩對翅,若蟲無翅,均喜棲息於上位葉。
 為害狀:三角辜小葉蟬:Aguriahana   
                      triangularis (Matsumura)成蟲與若蟲均在葉背危害,吸食植物汁液,破壞植物葉綠素,造成被害部呈現灰白色之斑點,影響光合作用,而且在葉背留下若蟲灰白色的脫皮以及排泄物,造成污染。
 發生生態:與「明石蟠小葉蟬」相似,唯其發生蟲口數、危害率及重要性較「明石蟠小葉蟬」不如。
 為害狀:與「明石蟠小葉蟬」相似。
 防治方法:
                       
                        
                          | 一、 | 清除附近雜草,減少害蟲棲息的場所。 |  
                          | 二、 | 參考蚜蟲類防治藥劑。 |  
                          |  | 1. | 9.6%益達胺溶劑4000倍。 |  
                          |  | 2. | 24%納乃得溶劑1000倍。 |  
                          |  | 3. | 50%達馬松溶劑2000倍。 |  
                          |  | 4. | 40.8%陶斯松乳劑1500倍,每隔七至十天噴藥一次。 |  
                          |  | (植保手冊(1996),p.437) |  
                  |  | (王文哲、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及栽培管理,p.16) |  
                  
                    |  |  |  |  
                    | 三角辜小葉蟬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54頁)
 |  | 明石蟠小葉蟬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5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