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斑病 (Black  
                      spot) 學名:Diplocarpon   
                      rosae wolf 病徵:本病又稱黑點病或黑星病。一般危害葉片,尤以老葉為甚。初期葉片上產生紫褐色小斑,以後斑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稍呈放射狀,致使病斑與健全部份界線不清楚,病斑周圍產生黃色暈環,後期病斑中央褪色為灰白色,其上可見黑色小顆粒,乃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嚴重時葉片黃化、落葉。本病於高溫多濕時危害嚴重。
 傳播途徑:罹病組織上存活之菌絲及分生孢子為主要的感染源;分生孢子在高濕度時,產生白色至淡粉紅色黏液狀溢散,靠風傳播。此外分生孢子亦可藉由雨水、昆蟲或農事操作而傳播。
 防治方法:   
                         
                       
                        
                          | 一、 | 栽種抗病品種,減少病害發生。 |  
                          | 二、 | 適度控制田間濕度:濕度為影響本病病勢發展之重要因素,供水時除供應植株生長所須水份外,儘量降低供水量,以減少土壤含水量及空氣溼度,如此可適量降低發病率。 |  
                          | 三、 | 加強肥培管理:本病多發生於老葉生理衰退之植株,若加強肥培管理並施用有機肥料,促使植株平衡而正常生長,當可增加抗病力,尤其需控制氮肥用量。 |  
                          | 四、 | 加強田間衛生:注意田間衛生,清除罹病枝葉可減少感染源而減少罹病率,適度修剪枝條,包括罹病枝及交錯條,除可減少感染源外,同時可增加通氣性及光照,促使植株正常生長外,並可降低相對濕度而延緩病害之發生。 |  
                          | 五、 | 藥劑防治: |  
                          |  | 1. | 75%快得保淨混合可濕性粉劑500X。 |  
                          |  | 2. | 18%貝芬寧混合水懸粉600X。 |  
                          |  | 3. | 56%貝芬硫 琨可濕性粉劑1000X,每隔10天噴藥一次,連續三次,本劑加展著劑[全透力]1000倍。 |  
                          |  | 4. | 18.6%賽福寧乳劑1000X,每隔10天噴藥一次,連續三次。 |  
                          |  | (植保手冊(1996),p.426)(楊秀珠,1995,農藥世界138期,p.38)   
                       |  
                    
                      |  |  |  |  
                      | 病徵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46頁)
 |  | 病徵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46頁)
 |  
                      |  |  |  |  
                      | 病徵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46頁)
 |  | 病徵 (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與栽培管理第14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