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草莓病蟲害 / 草苺病害 / 白粉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白粉病
發文日:96/09/21

白粉病

病原菌:

Sphaerotheca macularis f. sp. fragariae

病徵:

嫩葉先受害,葉背產生白色粉末狀孢子,病斑隨病勢進展擴大癒合,嚴重時 整個葉背均佈滿白色菌絲及孢子,罹病葉緣向上捲曲,葉上表面在罹病末期會出現紫紅色不規則狀病斑。

發病生態與時期:

本病原為絕對寄生菌,只為害栽培之草苺,病原菌在適當條件之下,僅4~6小時即可發芽感染,一週之內可完成一個世代,氣溫在15~27℃之間最適合本病發生,雨水會沖失分生孢子,不利於發病。平地夏季高溫多濕,病原菌無法生存,因此,每年冬春季白粉病的感染源主要來自高冷地苗圃。平地自十二月上旬起即可發現,二、三月間發生最烈,至五月後逐漸消失,高冷地苗圃在夏季亦能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

夏季高冷地苗圃加強預防或避免高冷地的育苗。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業試驗所 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