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合之相關技術 / 病害暨防治資訊 /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tuliparum)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tuliparum)
發文日:98/03/31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tuliparum)

在百合植株上之病徵常發生在春天尚未萌發的芽,或是芽雖已萌發出來,但是芽體受到損傷的表面。在立枯絲核菌的感染速度很快,可能突然發生在還很健康的葉片上,在土壤內突然很快地由內而外腐爛,嚴重時芽體在土壤內整個被感染而死亡,其鱗片軟化,表面有棕色的斑點,在鱗片中常常可以發現灰色的菌絲(mycelium),有時亦可發現菌核。

發生原因:

此病害是由立枯絲核菌造成,傳染途徑為土壤或由感病的病株上傳開。在田區發現這個病害的出現常是在秋天種植的種球和培育一年的百合種球上,重要的是此類真菌長使一些在低溫保存下的種球受害。在低溫下長期貯存,種球也可經由種存的容器感染,而造成芽的腐爛,並在種球表面常有白色菌絲出現,漸漸變成黑棕色至黑色圓形的菌核。

防治:

一旦發現受到感染或是懷疑受到感染而準備收球的田區,在收成時或貯存時,儘量避免種球受到傷害。在兩年的養球或是在秋天要栽種的種球不要在已感染或是懷疑感染到的田區種植,若是種球來自病害發生田區時,種球收成後必須馬上沖洗,為預防貯存期間繼續發病,沖洗後必須等到風乾後在照建議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