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芋小百科 / 海芋栽培史 / 彩色海芋栽培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彩色海芋栽培史
發文日:96/10/01

彩色海芋栽培史

彩色海芋是近幾年來新興球根花卉,目前已有切花及種球外銷。

       台灣約於民國八十年初期自荷蘭引進栽培,引進初期由於具有色彩鮮麗及瓶插壽命長優勢,因此引起不少尋求新求變的生產者嘗試種植(王,1991),因此才有彩色海芋之發展,但由於對彩色海芋瞭解不足,因此初期引進栽培者,失敗者?,甚至有些進口種球直接種於高海拔地區如清境農場附近或新竹縣之五峰鄉,發展夏季生產彩色海芋切花,以錯開平地之產期,初期生產價格及品質佳,因此切花單價高,但是發展至後來,由於平地切花數量逐漸增加,加上高海拔土地利用有限且山坡地過度開發所造成之災害,因此現階段在高海拔地區種植之彩色海芋面積也逐漸減少。

       彩色海芋種球最早由荷蘭引進,但是荷蘭彩色海芋生產季節與台灣地區相反,因此從荷蘭進口之彩色海芋種球多半已貯藏一段時間,因此種球品質較差,彩色海芋生產受阻。後來彩色海芋種球轉移從紐西蘭進口,由於紐西蘭之種球生產季節與台灣生產季節相似,因此從紐西蘭進口之彩色海芋種球較新鮮,因此種植後之品質也較佳,帶給農民種植彩色海芋信心。由於彩色海芋種球倚賴進口,除種球品質無法控制外,栽培成本過高也是阻礙彩色海芋產業發展因素之一,因此也開啟利用組織培養方式大量繁殖彩色海芋組培苗。

       位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新高生技公司,為最早進行彩色海芋組織培養量產公司。新高生技公司約在1993年開始接受紐西蘭委託生產彩色海芋組培苗,在1993年至1996年為生產彩色海芋組培苗達最高峰,年度代工產量約150萬苗,代工品種約有10-12品種,隨著生產時間增加,國內生產彩色海芋組培苗成本逐年提高,代工數量逐年減少,由於成本考量,新高生技公司在1998年生產25萬株之組培苗後,即停止代工生產,紐西蘭之彩色海芋組培苗委託代工工作,轉而由印度接手。

       當時新竹新高生技公司所生產之彩色海芋組培苗大多數皆以外銷為主,在生產後期才有少量組培苗內銷,但比起外銷數量仍是相對少量。國內生產彩色海芋組培苗主要場所除了新高生技公司外,種苗改良繁殖場也是主要生場組培苗的場所,且主攻國內市場。在1991年,由新高生物公司提供組培苗種植,開啟種苗改良繁殖場之彩色海芋試驗研究工作,並於1992年開始投入試驗研究工作,於1994年開始販售彩色海芋組培苗,組培苗年產量從最初生產十幾萬苗,到2005年已達39萬苗,可見彩色海芋組培苗漸受國內業者重視。

       分析台灣近幾年來之彩色海芋切花生產,從1998年至2005年之切花拍賣市場,可看出切花生產在2001年及2006年達到最高峰,約有二百二十多萬支,而後逐漸下降,但仍有約二百萬支切花,產值約為二千二百多萬至二千八百多萬。平均每把切花之單價從83.1元滑落至51元,除了因切花數量增加造成價格滑落之外,產品品質無法提昇,也是價格低落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