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蠶桑科普教育 / 蠶的一生 / 蠶的生理結構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蠶的生理結構
發文日:96/12/29

蠶的生理結構

        蠶寶寶的體側有9對圓形的氣孔,牠們就以這個氣孔在進行呼吸的。不過,蠶的氣孔雖然可以用來呼吸,但是卻沒有嗅覺的功能,那牠們是靠什麼來聞味道的呢?原來,牠們的嗅覺器官,是分布在身體表皮的毛上,這些就是牠們用來聞味道的東西。

        蠶兒之眼為單眼,在頭之兩側顱頂板之前端,接於觸肢之基部,左右各六個,其排列之順序,是四個稍成半圓狀,一個略居圓之中心,另一個則在半圓狀之前方,相接於觸肢之基部。各個單眼之表面皆隆起透明而有光澤。單眼是一個非常不明顯的構造,它雖然是眼睛的一種,但是通常其他昆蟲並不用它來看東西,而是用它來幫助複眼辨別物體明暗,在有些昆蟲它甚至退化不見了,但是因為蠶沒有複眼,所以蠶幾乎是沒有視力的,但卻有避光的習性。

1. 蠶寶寶的口器:

        蠶寶寶的進食方式在幼蟲及成蟲期究竟有何不同?蠶在幼蟲階段幾乎是不停地吃著,但羽化成蠶蛾之後,因為缺乏口器,而完全不能取食。 蠶寶寶所吐的絲,是從下唇內的吐絲管中吐出來的。

2. 蠶寶寶的足器:

        蠶寶寶有胸足3對、腹足4對、尾足1對,共有八對腳。蠶是用它的三對胸足抓緊桑葉,像吃西瓜一樣吃出半弧形的桑葉。蠶的爬行是尾足往前擠,後腹足三對腳再動,然後第四、五環節無足拱起往前伸找落腳處,最後胸足才著地。

3. 蠶寶寶的軀幹:

        蠶抬著頭,不吃不動就稱為眠。蠶蛻皮時頭部的角質層會先脫落,然後身體蠕動,其它部份的舊皮向後褪去,這就是蠶蛻皮的過程。其作用是由於蠶的表皮是幾丁質構成的,這層幾丁質不會因身體的長大而長大,所以需要把它的舊皮脫去以便生長,也就是蠶蛻皮的作用。蠶第一次蛻皮後還要蛻皮三次,每隔六至七天就蛻皮一次,在蠶的生長過程中,蠶在結繭前共眠了四次,如果包括變蛹前的一次共有五次,剛出生為一齡,每蛻皮一次增加一齡,至五齡時就準備吐絲結繭了。

        一齡蠶約 3 公釐,體重設定為1倍;二齡蠶約 6 公釐,體重增為 20 倍;三齡蠶約 1.2 公分,體重增為 120 倍;四齡蠶約 4.5 公分,體重增為 730 倍;五齡蠶約 5.5 公分,體重增為 2640 倍,等到成為熟蠶可以吐絲時,體重增為 10000 倍。比如說剛出生蟻蠶是如嬰兒般大小的 2500 公克的話,等到要吐絲的熟蠶就是 25 公噸,相當於一輛卡車那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