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蠶桑科普教育 / 蠶的種類 / 臺灣的野蠶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臺灣的野蠶
發文日:96/12/20

台灣的野蠶

臺灣的野蠶 / 林洋三

        專吃桑葉的蠶叫桑蠶,由於受到長期人為在室內飼養,所以牠也叫家蠶,或可以簡稱一個「蠶」字。桑蠶以外,其他還有天蠶、樟蠶、柞蠶和蓖麻蠶,這些相對於家蠶,都叫野蠶。不論家蠶或野蠶,都是屬於鱗翅目的昆蟲。野蠶的種類包括柞蠶、蓖麻蠶、天蠶、樟蠶、楓蠶、柘蠶、皇蛾及野蠶等。除野蠶為蠶蛾科(Bombycidae)外,其餘屬天蠶蛾科(Saturniidae)。各種野蠶依其生態及經濟價值,逐漸為人們以飼養家蠶之方法加以培育,例如蓖麻蠶以蓖麻葉飼育在臺灣的室內,年可達7~8次,其所需環境條件與家蠶類似;曾飼養家蠶者,對蓖麻蠶當可駕輕就熟。飼養天蠶及柞蠶的方法,一般是直接放養在殼斗科櫟(槲、栗)樹林,並架設防鳥網;移至室內時採用水插育或箱育。以天蠶 Antheraea yamamai,為例,室內水插育,即剪下栗葉枝條,插於盛水的水瓶內可延長3~6天之保鮮,幼蟲於枝葉上自由取食。室內平均27℃飼養下,幼蟲期32天,飼育期間有飲水、吃脫皮殼及尾腳夾力特強等習性。五齡蠶盛食期體長10cm,體重15~20.1g及單繭重6~9g,均較家蠶重2~3倍。因其繭絲富強伸性及優美光澤,有「綠色鑽石」之稱。近幾年,各類野蠶絲製品消費市場,仍以我國大陸及印度Antheraea屬柞蠶生絲居首,生產量約1,500噸,蓖麻蠶絲次之,天蠶絲則以高價位著稱,比家蠶絲貴50~60倍。目前,台灣天蠶蛾科野蠶分佈於中南部及東部林區,若有計畫地篩選保育,並引進優良野蠶品種,提高蠶絲加工層次,可開闢多元化產品。

Q1:野蠶所吃的植物除桑葉外還有那些?

A1:麻櫟樹 Quercus acutissima 、槲樹 Quercus dentate、栓皮櫟 Quercus variabilis、青栲櫟 Quercus serrata、栗樹 Castaned vulgaris、蓖麻 Ricinus communis、樟樹 Cinnamomum camphora、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饅頭果 Glochidion rubrum、江某Schefflera octophylla

Q2:家蠶與野蠶就分類上及生活上之差別,及台灣各種野蠶分佈地點?

A2:專吃桑葉的蠶叫桑蠶,由於飼養的多是桑蠶,所以牠也叫家蠶,或可以簡稱一個「蠶」字;桑蠶以外,其他還有天蠶、樟蠶、柞蠶和蓖麻蠶,這些相對於家蠶,都叫野蠶。不論家蠶或野蠶,都是屬於鱗翅目的昆蟲。 節足動物門 (Arthropoda)、昆蟲綱(Insecta) 、鱗翅目(Lepidoptera)。A.家蠶 Bombyx mori L. : 鱗翅目,家蠶蛾科 Bombycidae;B.野蠶 Wild Silkmoths / Tussah silkworm: 鱗翅目,天蠶蛾科(Saturniidae)。天蠶(大透目天蠶蛾) Antheraea yamamai;柞蠶(姬透目天蠶蛾) Antheraea pernyi;台灣柞蠶(紅目天蠶蛾) Antheraea formosana;印度柞蠶 Antheraea myritta;印度大蠶(栗色王蛾)  Antheraea assamensis;蓖麻蠶 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 ;樟蠶 Dictyoploca japonica;長尾水青蛾 Actias selene ;水青蛾 Actias artemis ;皇蛾 Attacus atlas ;四黑目天蠶蛾 Saturnia pyretorum C.台灣野蠶分布地點:天蠶蛾科野蠶分布於中南部及東部林區。

Q3:野蠶如繁衍過多對生態之影響?

A3:隨著經濟起飛,台灣社會型態從第一次產業,經過第二次產業,進入以觀光、服務業為主的第三次產業時代。以森林為例, 從過去生產木材時代經過林產品加工、製造時代,到目前在台灣各地出現森林遊樂區,讓遊客欣賞美麗、翠綠且繁茂的森林,景觀已成為決定森林遊樂區價值的重要因子之一。根據森林害蟲專家的調查,當一棵樹有百分之二十的樹葉受到食葉性昆蟲為害時,其樹觀必定受到影響,但計算昆蟲專吃當年萌出的嫩芽,被害率頂多是百分之六至七,遠不及上述百分之二十的被害數值,這也就是熱帶地域隨時可看到翠綠、茂密的森林的原因之一吧?野蠶吃栗、櫟樹等殼斗科落葉喬木葉片即使吃光,也不影響植物生長,因此對森林資源影響甚微。 如:皇蛾 Attacus atlas 在以往由於外銷市場需求, 曾有人專事養殖,把番石榴園闢成「皇蛾牧場」,然後製成標本裝框出售。 另外,如蓖麻蠶 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 在台灣,曾有台灣蓖麻蠶株式會社,於室內專事養殖,一年可飼養6次,所需環境條件與家蠶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