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據蠶絲要鑑記載:「距今200多年前,鄭成功時,由中國內地攜蠶種於台灣南部試育。」
◆清(西元1885-1895年)
清台灣巡撫劉銘傳倡導農家栽桑養蠶並命撫墾局興辦蠶業,委派雲林(今斗六)知縣李聯奎等人赴大陸考察蠶桑事業,奠定台灣蠶業基礎。
◆日治時期(西元1895-1945年,民國前17年-民國34年)
在台北市大加蚋堡頂內埔今台北公館的農事試驗場內設桑苗養成所,此為蠶業改良場之前身。
◆西元1925年(民國14年)
大湖農蠶專修學校成立。
◆西元1933年(民國22年)
臺灣蠶種製造量達到最高峰,41家種場計製種254,031張。
◆西元1936年(民國25年)
日本農林省蠶絲試驗場在新竹州大湖郡(今苗栗大湖鄉)設立「台灣飼育所」,光復後由蠶業改良場接收成立大湖分場。
中央蠶業法規公布(中華民國)
◆西元1937年(民國26年)
臺灣產繭量達106,250公斤,為日治時期的最高記錄。
自印度引進蓖麻蠶種成功開始試育。
◆西元1944年(民國33年)
各蠶種製造所業務均因戰爭而停辦,養蠶戶降為582戶。
◆西元1949年(民國38年)
農林處蠶業改良場改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蠶業改良場」。
◆西元1950年(民國39年)
蠶業改良場天蠶絲製造實驗工廠奉令暫行結束。
◆西元1975年(民國64年)
中華民國蠶絲協會成立,會址設在台北市。
◆西元1977年(民國66年)
蠶業改良場自臺北公館遷至苗栗公館新址。
◆西元1987年(民國76年)
臺灣地區蠶絲製品專用標誌正式註冊使用。
◆西元1989年(民國78年)
蠶業改良場正式改稱「蠶蜂業改良場」。
蠶蜂業改良場蠶絲檢定廠落成啟用。
◆西元1990年(民國79年)
李總統登輝蒞場視察。
◆西元1992年(民國81年)
執行〞廢耕桑蠶自行轉作計畫〞。
◆西元1996年(民國85年)
籌建第一期台灣蠶業文化館。
◆西元1997年(民國86年)
籌建第二期台灣蠶業文化館。
◆西元1998年(民國87年)
籌建第三期台灣蠶業文化館。
蠶蜂業改良場改制為〞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編制內設有蠶蜂課。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