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品種:
日治時期1920年,台灣總督府養蠶所從臺灣本土在來桑中選出優良品種,稱為『佐久間種』,光復後改稱『台桑一號』。1967年起由蠶業改良場以雜交育種方式,歷經11年,於1968年育成台桑二號及台桑三號兩葉桑品種。1969年後,陸續在國內蒐集野生桑、自國外引種及從雜交後裔中篩選品系,建立葉桑178個品種(系)及果桑60個品系之種原保存圃。
桑苗繁殖:
臺灣光復前多採實生苗、壓條法及扦插法為主。1973年以後,配合蠶業專業區成立,研究桑樹高壓、袋接、老條扦插及新梢扦插等方法。
果桑(桑椹):
桑樹多為雌雄異株,雌株所結的果實稱為桑椹或桑果,果實大小因品種(系)而異。果實多量且型大具有利用價值者,稱為果桑種。臺灣配合觀光休閒農園有少量栽培,以採摘鮮果為主。果桑為落葉性植物,自然環境下,產期集中在3~4月。1991年起試驗噴灑氰滿素40倍或20%氰氨基化鈣液,促進開花結果,調節產期。80年代產業更迭,葉用品種因國內蠶產業式微,栽種面積大幅下降。但國人對保健意識提高,桑椹富含花青素及多種抗氧化成分之優勢,使得採果用的品種順勢而起。苗改場於80~90年代執行桑椹栽培管理技術之開發,建立適當修剪技術,不僅提升桑椹單株產量,同時應用於觀賞用桑樹盆栽之養成,擴大桑樹利用。為促進桑產業發展,於民國96年取得國內第1個桑椹品種「苗栗1號」之品種權,101年選育早產及大果的桑椹品種「苗栗2號」也取得品種權,並相繼完成技術移轉,擴大國內栽培面積與產業應用。更透過與泰國、土耳其等之國際合作與參訪,提升國內桑樹種原保育、栽培管理、加工及產品行銷等量能。近年來為擴大產業加值利用,也投入桑椹機能成分與保健功能研究,建立產品加工製程的標準化及優化,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多元加值產品。
桑樹栽培:
1973年以前推行坡地栽桑及野桑養蠶。1972年至1980年期間,配合中央加速農業村建設方案,在全臺6個地區設置蠶業生產專業區推行平地栽桑養蠶,並將桑園分為二區,每區輪流年修剪3~4次,建立全年可採桑養蠶6~8次模式。1980年至1986年間,推行稚蠶專用桑園及改進修剪方式,全年可配合稚蠶共育採全芽6~8次。1986年以後,研究建立桑園合理施肥量、修剪模式、栽培密度、人工催芽方式 等,提高單位產葉量。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