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或許我們叫牠蠶寶寶更親切吧。而蠶寶寶的飼養,已有相當長久的歷史,因此依年代次序,一一介紹對「蠶寶寶」而言,無論延伸至養蠶、蠶作安定、蠶絲生產、行銷以及生物學術領域上,都有極為深遠影響的古今中外名人。
1.聖德太子的「養蠶訓」
聖德太子 公元574-621年
日本非常響亮的政治家,公元604年,擔任日本推古天皇攝政的聖德太子,頒行憲法17條,其中提示『無農無食,無桑無衣』,即鼓勵老百姓栽桑養蠶,1930年日本養蠶農戶曾高達220萬戶,其蠶繭及蠶絲占當時世界產量一半以上。聖德太子是從1958到1983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鈔票一萬券10,000日元的幣面人物,可見廣受日本人民愛戴的程度。
【養蠶者教父母如育赤子思蠶如思我子寒暖陽氣加減平生倣我身而不溫不寒為平和延陽氣晝夜無間斷可盡精力】
提示養蠶如父母心,要有愛心、耐心,方克有成。
2.宋應星的「蠶的百科全書」
宋應星1587 - 1661年
是明朝傑出的科學家。
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一部科學技術著作,總結明末以前農業和手工技術成就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堪稱古代不朽的科技宏著,並譯成日、法、英、德等多國文字,傳遍全世界,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其中談到蠶的部份包括蠶卵繁殖、養蠶、繅絲及織綢,猶如一部「蠶的百科全書」。
3.富蘭克林「以蠶絲為材料發明避雷針」
富蘭克林 Bejamin Franklin 1706-1790 美國政治家、作家及科學家
「安全絲綢」
風箏線是一根導電的金屬絲,而風箏線的下端拴著一段絲綢帶,這是保護措施。因為絲綢不導電,富蘭克林用手抓住絲綢帶放飛風箏,風箏飛入雷電雲層后,電順著風箏線傳下來,最後遇到鑰匙后產生火花,這跟富蘭克林預想的一模一樣。
4.巴斯德的「與蠶病搏鬥」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
19世紀的最偉大法國生物學家,有「微生物之父」的尊稱。
巴斯德1860年代研究一種稱為微粒子病(pebrine )的蠶病正在流行,其病原是一種原生動物(sporozoa)引起的,使法國養蠶業受到很大的損害,蠶寶寶飼養到五齡快結繭時,蠶兒幾乎全軍覆沒。巴斯德對蠶病的研究,成功的分離健康蠶卵與有病的蠶卵,解決了困惱人已久的蠶病。
5. 居禮夫人的「蠶的啟示」
居禮夫人Marie Curie1867一1934年
波蘭科學家,研究鐳的性質。她曾經兩度獲得諾貝爾獎,並獲得無數其他的榮譽。
居禮夫人曾經這樣自述:有一年春天,我因病並被迫在家裏休息數週。我注視著女兒所養的蠶,牠們織正在結著繭,這使我極感興趣。望著這些蠶固執、勤奮地工作著,我感到我和牠們非常相似。像牠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集中一個目標,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下牠的繭一般。
6.普特南特的「蠶的性費洛蒙」
普特南特Bute nandt 1903-1995年
德國科學家普特南特(Bute nandt) ,研究家蠶的性費洛蒙sexual hormones獲得諾貝爾獎。
德國科學家普特南特曾實驗證明蠶蛾的超能力,即雌蠶蛾腹部末端的誘引腺所分泌的『性費洛蒙』,只要10億分之3公克,雄蠶蛾的觸角便會有反應,換言之,雄蛾能察覺雌蛾分泌的氣味,即使氣味只有一丁點,遠在一公里外的雄蛾也會被吸引過來。
7.金湯普生的「泰絲大王」
金湯普生Jim Thompson 1906-1967
泰絲非泰國獨有,泰國也非絲產量最多的地區,但泰絲卻聞名全球,幾乎成了「絲」的代名詞,這一切要拜金湯普生之賜。
金湯普生,美國人,出生於1906年,大學於美國普林斯頓修讀建築,二戰時先後在歐洲及泰國做情報工作,二戰後繼續留在泰國居住,直至他於馬來西亞的卡美隆高地神秘失縱的1967年3月26日。金湯普生到泰國後改為做絲綢生意、親自設計款式,1946年他成立The Thai Silk Company泰絲公司,結果成功把泰國優質絲綢帶到世界的市場。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