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蠶桑生產技術 / 蠶桑病蟲害防治 / 家蠶研究 / 蠶桑資源世界遺產與休閒觀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蠶桑資源世界遺產與休閒觀光
發文日:104/02/03
蠶業文化館
蠶桑資源世界遺產與休閒觀光
林洋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前簡任研究員
摘 要
       「台灣蠶業文化館」座落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內,原為「蠶繭檢定工廠」,1998年〈民國87年〉,加以改建完工啟用,館內展示台灣蠶業發展史料及相關蠶桑絲織用具等,開放至今16年,業已超過50萬人次參觀;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4次會議,決議「中國養蠶和絲織技藝」列入登錄『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眾所周知,自殷商、戰國至兩漢時代絲織品高度發達,顯示了蠶業文化在古代中國的興盛;世界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更凸顯了蠶業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所佔有巍然地位,本〈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杜哈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8屆大會,跨國〈中國大陸、哈薩克、吉爾吉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專案,業經該會決議同意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即世界文化遺產,同時在本次會議中,日本群馬縣「富岡製絲場及絹産業遺産群」,於6月21日也順利獲得通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該場於1872年創立,經營115年後,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即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並開放供遊客休閒觀光體驗,場區有嚮導志工參與解說,如今已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促進遊客倍增配套計畫加速進行中,因此蠶桑資源世界遺產與休閒觀光之整合,最足以反映人類生活的豐富和時代的進步,我們即感懷造物者的賜予,更需瞭解蠶業文化傳承意義,這也是我們對先民,對歷史「慎終追遠」的敬意。
關鍵字:蠶桑資源、世界遺產、休閒觀光。
前 言
       台灣蠶業始於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1889年在台開始倡導農家栽桑養蠶,並行繅絲。二次世界大戰前,台灣蠶種製造場曾達41家,年繁殖外銷蠶卵25萬張。1973年(民國62年),政府輔導設置蠶業生產專業區,農民收益良多,1980年最高峰時,養蠶農戶達2,300戶,蠶繭1,800噸;迨1983年因蠶繭外銷滯銷,卻未為國內繅絲廠所利用,成本遞增,遂逐年減少養蠶。為見證台灣蠶業百年文物及台灣蠶業發展歷程,其後,台灣蠶業文化館乃有設立與營運之共識。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4次會議,決議「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列入登錄『世界無形文化遺產』;本(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首都杜哈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8屆大會,跨國(中國大陸、哈薩克、吉爾吉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專案,業經該會決議同意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即世界文化遺產,同時在本次會議中,日本群馬縣「富岡製絲場及絹産業遺産群」,於6月21日也順利獲得通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台灣蠶業文化館
       鑑於過去一百多年來,蠶業對台灣農村之貢獻,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之前身台灣省蠶蜂業改良場爰於1994年,邀請各界人士研商,決定利用原蠶絲檢定工廠籌設台灣蠶業文化館,作為見證台灣蠶業發展歷程之場所。承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台灣省政府分年補助,建館工程自民國85年開始,於1998年11月26日落成啓用,館內保留非常珍貴的檢定用自動繅絲機、煮繭機及揚返機等相關設備,並展示台灣蠶業發展史料及相關蠶桑絲織用具等,開放至今16年,業已超過50萬人次參觀,今後作為蠶業新知平台及戶外教學場所,有賴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針對該館的功能,給于蠶業持續貢獻與大力地後勤支援,達成對我們的社會教育作出更多的服務。
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是一項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 負責執行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 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換言之,世界遺產是人類共同財產,依據UNESCO 於1972年通過“世界遺產條約”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辦理。 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 Natural Heritage、文化遺產 Cultural Heritage及複合遺產(自然兼文化)等。UNESCO迄今2014年止,已召開38屆世界遺產大會,業經審核通過的世界遺產登錄1,007項,分布161個國家,其中中國大陸達47項,僅次於義大利,有關詳情,可參閱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稱無形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該公約於2003年製訂。 公約的宗旨如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尊重有關群體、團體和個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國家和國際一級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相互鑒賞的重要性的意識;開展國際合作及提供國際援助。2009930日阿聯酋首都阿布達比舉行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4次會議:中國養蠶與絲織技藝 缂絲)及南京雲錦 決議同意列入『世界無形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2014615-25日在卡達杜哈舉行UNESCO世界遺產大會,期間通過跨國(中國大陸、哈沙克、吉爾吉斯)聯合申報絲綢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絲綢之路 (Silk Road )2千年前所建立歐亞貿易重要管道,主要貨物就是絲綢,全長8,700公里,起點長安(西安),穿越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跨越帕米爾高原 途經中亞諸國,直達地中海;而絲綢之路Silk road”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罕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1833-1905)19世紀命名。本項在這次會議之前,中國業已準備了10年的時間籌畫,現階段僅就長安至天山通道約5千公里的33個據點獲得登錄,後續各據點有待來年審查。 另外,日本群馬縣富岡市「富岡製絲場及絹産業遺産群」,在本次大會中也順利獲得通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入選因素「本項在19世紀末的養蠶及生絲產業革命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成為日本躋身近代工業國家的關鍵」;該場於1872年創立,是日本政府自法國引進當時最新的技術與器械,佔地面積約1萬5千坪,主要設施為蠶繭倉庫及繅絲設備等,並大舉招募女性工作員,成立具有近代工業規模的官營工場,1939年改由民間的「片倉工業公司」接手,該場前後作業115年後即1987年宣告停產,完成了階段性任務,至2005年的18年期間,一直保持現狀未被破壞或加以變賣等,完全依據該公司自訂原則遵守之,2005年則以無償的方式捐給富岡市公所管理,可謂非常難得之舉,令人感佩該公司的氣魄,當年隨即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並開放供遊客休閒觀光體驗,場區有志工參與解說,2007年並開始著手世界文化遺產申請登陸事宜,本(2014)年6月21日終於獲世界文化遺產大會通過,其後,數項新課題涵蓋如何加強維護廠區完整,恢復部分繅絲作業及促進遊客倍增之配套因應計畫等與所需龐大資金,是富岡市公所未來所面臨嚴格地考驗。此外,1995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日本白川鄉合掌造聚落,共計113棟合掌屋建築,有400年歷史,其特色除建築呈合掌式的屋頂可防積雪外,屋內1樓是住家,2樓及3樓則是養蠶的場所,30年前雖不再養蠶,惟觀光客入屋參觀時,2樓及3樓仍陳列養蠶、座繅、揚返等用具,可看出當時養蠶及織綢盛況。又,2006年7月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殷墟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是商朝都城遺,年代約為西元前14世紀末至前11世紀中葉,位於 河南安陽市,1930年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經辨識,就已有了“桑”、“蠶”、“絲”、“帛”這些文字; 因殷墟發現甲骨文,見證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寫系統。
世界蠶業變遷及現況
       中國養蠶技術約在西元前12世紀開始傳到韓國,西元2世紀傳入日本,4世紀傳入中亞各地,6世紀中葉傳入歐洲。先後有70多國家和地區發展蠶桑生產,義大利和法國19世紀中葉年產繭量曾分別達到5.6萬噸和2.6萬噸,而日本1929年養蠶農戶221萬戶,蠶繭40萬公噸以及1930年生絲產量約43,000公噸,繭絲產量均保持世界第一,惟自1970年代後,中國大陸躍居世界首位;1978年,世界蠶繭40.7萬噸;蠶絲4.9萬噸 ,各主要生產地區為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蘇聯及印度等國,至2010年繭絲產區已經有了重大的變遷,即2010年的世界蠶繭80.1萬噸;蠶絲11.8萬噸,各主要生產地區為中國大陸、印度、烏茲別克、越南、泰國及巴西等國(表1)。
表1. 2010年世界主要蠶業出產國之蠶繭蠶絲產量及百分比
國家 蠶繭   蠶絲
生產量(千噸) 世界生產
百分比
 
 
生產量(千噸) 世界生產
百分比
中國大陸 618 77   96 81
印度 131 16   16 14
烏茲別克 2.0 3.0   2.1 2.0
越南 21 3.0   2.2 2.0
泰國 4.5 0.6   0.6 0.6
巴西 4.3 0.6   0.6 0.6
 另就近代蠶業史上享有輝煌成績的日本、義大利及法國之現況介紹:
日本

       1859年,橫濱開港後,當時歐洲的養蠶業因為流行“微粒子病”而遭受重創,使日本的生絲大受歡迎,成為主要出口商品,排名出口貿易第一位直至二次大戰前,時間長達80年之久,生產生絲的繅絲工廠達288家。1929年養蠶農戶221萬戶,蠶繭40萬公噸是日本蠶業達到最高峰,且蠶絲產量也是世界第一,因此當時日本的蠶業被稱為「功勛產業」。1930年生絲產量約43,000公噸,其中30,000公噸出口。20世紀後期因農民高齡化及高成本等因素,2012年養蠶農戶已減少至571戶,蠶繭202公噸,生絲30公噸;惟該年所需生絲分別從巴西及中國大陸進口共達602公噸,因此主要以蠶絲製品的廠商共185家,生產絲製和服與洋裝成品,特別是大日本蠶絲會、西陣織工業組合及丹後織物工業組合等9個蠶絲業關係團體,大力地推動供應蠶絲製品市場之需求。再則,日本產官學向來就有相互聯繫之傳統,百年前「片倉工業公司」製絲社長今井五介,透過國立原蠶種製造所(國立蠶絲試驗場及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之前身),共同推廣東京大學教授外山龜太郎博士發見之「一代雜交」蠶種,大大地提高單位蠶繭量及產卵量,即為成功的實例;今則利用家蠶之『昆蟲工場』生產有用物質 –醫藥及化妝品,如日本Toray公司已上市販賣對貓感染病毒的治療藥及對狗過敏性皮膚炎的治療藥等。今後也將透過家蠶基因轉換技術,研發人工血管、眼角膜的再生、骨及耳的軟骨移植等新用途產品。另值得一提的,成立於1929年的日本蠶絲學會(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ericultural Science),迄今會員529人,出版蠶絲昆蟲生技學術刊物已達第83卷(每年6期),仍持續為日本蠶業界注入一股新活力。
義大利與法國

       公元前47年,凱撒大帝穿上中國絲綢製的王服到劇院看戲,令貴夫人無心看戲,因為個個被他這套華服吸引住了。事實上,絲綢在當時羅馬帝國,其價值是一兩絲等同一兩黃金。 義大利和法國19世紀中葉年產繭量曾分別達到5.6萬噸和2.6萬噸,後經微粒子病蔓延逐漸減產,目前義大利的米蘭及法國的巴黎與里昂,都是進口蠶絲後靠設計及高超加工技術輸出「蠶絲織品」,提高了附加價值,獨領世界時尚風騷。
世界蠶絲博物館與相關生活藝術特展
世界蠶絲博物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業於2007年建置「農業知識入口」網站的農業主題館“蠶桑館”中,詳盡介紹了世界各蠶絲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日本橫濱蠶絲博物館、岡谷蠶絲博物館、京都西陣織會館、京都繭村、韓國蠶絲博物館及泰國曼谷湯姆蓀蠶絲博物館及台灣蠶業文化館等。南京 江寧織造博物館 Jiangning Imperial Silk Manufacturing Museum則於2013年5月1日開放 ,館藏元明清錦織物;江寧織造局之設置緣起乃清初注重宮中禮儀,以延續「衣冠上國」之傳統,至清末「江寧織造局」存續長達260年。
國內蠶絲生活藝術特展

       2008台北市傳統藝術季「絲路市集及絲路音樂系列會」:
台北市中山堂廣場前設置絲路市集,讓市民見識絲路上的特殊商品;中山堂內眾多場次的音樂會,分別介紹橫貫絲路的天山系列及敦煌系列音樂。
2009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宋緙絲特展」:
緙絲,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絲織品,其特色是緯線並不橫貫全幅,而僅在需要處與經線交織,稱為「通經迴緯」法,正反面效果一致。 古有「織中之聖」和「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由於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又被稱之為 「千年不壞藝術織品」。緙絲於2009年以“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 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2013年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輪辦「絲路行特展」:
展出來自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博物館、康寧玻璃博物館和科威特博物館等五大博物館的絲路珍貴歷史文物和標本,並結合逼真的自然造景、精彩影片、高科技電腦互動展示和動手玩遊戲,帶領觀眾橫跨這條富含歷史、宗教、文化、科技與商業意義的旅程,探索千年前的絲路繁華古城。
2013台北華山園區 「湘繡展」:
湘繡是中國四大繡之一,源頭都是蠶絲,色彩豔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圖案以畫稿為藍本,形象生動、逼真,質感強烈。手法上通過針法與絲絨線交錯使用,來表現物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針法有70多種,一個繡品都是通過不少於七、八種以上針法配以粗細、濃淡的各色的絲絨線繡制而成,如旋紋針、迴旋針、花游針、齊毛針和摻針等針法,湘繡的如人物和肖像畫、鳥獸的神態惟妙惟肖。
2014年台北美術館「徐冰:蠶書展」:
由台北美術館主辦,展出中國大陸藝術家徐冰自1975年以來,長達40年創作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作品-蠶書;蠶書是蠶蛾把成千上萬的蠶卵,生產在紙質書本上,黑色蠶卵仿如神祕隱諱的文字,展出期間,蠶卵逐漸孵化消失,化為成千上萬在書上蠕動的黑色蠶(蟻蠶),「文字」隨即瓦解,為觀眾帶來緊張的壓迫感。
2014年福隆沙雕「絲綢之路」展:
「2014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於5月3日至6月30日展開,今年的「不思議的驚奇旅程」,讓遊客在福隆沙灘就能穿梭時空古今,與馬可波羅一起東遊「絲綢之路」。
國內蠶桑休閒農園與其蠶桑資源
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
       位於苗栗縣獅潭鄉,涂泉明夫婦於民國68(1979)年加入養蠶行列,80年代轉型休閒農場,利用原有桑園2公頃,蠶室、上簇室等設備, 建立蠶業一貫作業系統,提供戶外教學場所,對促進學生及民眾認識蠶寶寶有莫大的助益。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位於台東縣池上鄉萬安東邊的丘陵地上,海拔280~430m,現有桑園面積4公頃,民國63(1974)年起所生產的蠶絲被,打響該場的名號。遊客至此,除可採購外,也可透過服務人員帶領,認識養蠶方式與製造蠶絲被流程。該場民國88年起由名全機承租,即申請轉型為休閒農場,大片山坡地種植葡萄柚等果樹,有住宿、露營等,提供全家親子從事休閒旅遊,並保留部份養蠶過程以供參觀及出售相關蠶桑產品。
台南下營區農會產業館-蠶桑館

       位於台南下營區農會,該館係改建30年歷史的閒置倉庫空間,設有下營農業發展區、絲製品展示區、蠶桑區、多媒體放映區、古農村器具展示、黑豆產業文化區、鵝產業文化區、鄉土藝文區、下營鄉農會特產販售區,黑豆蔭油現場加工製作場、蠶絲被拉製室等,展現下營區產業。
桑椹休閒農園

       分布於宜蘭、桃園龍潭、台中追分、台中大里 、雲林水林、高雄大樹等地,配合桑椹採收期,提供遊客自行採椹。
 結 語
       世界遺產的加持及終身教育的落實,將可加速蠶桑資源與休閒觀光有效之整合,共同為休閒觀光邁出行動步伐;總結,蠶桑資源最足以反映人類生活的豐富和時代的進步,我們即感懷造物者的賜予,更需瞭解養蠶文化傳承意義,這也是我們對先民,對歷史「慎終追遠」的敬意。
 引用文獻
李季篤。2007。台灣昆蟲手札(Ⅱ)。140-165頁。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林洋三。1977。絲路與全世界蠶絲業。蠶業通訊。25:25。
林洋三。1999。八十八年度國民中小學教師戶外教學研習手冊。14-15頁。台灣省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林洋三。2002。蠶蜂文化。1-20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柳澤美樹子。2008。世界遺產亞洲篇。4-14頁。博碩文化公司。
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187-219頁。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顧國達。1999。世界蠶繭和生絲產量及其產地變遷的研究。蠶業科學25(2):120-125。
顧希佳。1991。東南蠶桑文化。1-46頁。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Silk Report. 2014. The Dainippon Silk Foundation 2014(3): 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