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觀賞水族資料庫 / 繁星點點----七夕鬥魚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繁星點點----七夕鬥魚
發文日:96/10/18

學名 : Calloplesiops altivelis

英文名 : Marine betta grouper

中文名 : 七夕、鬥魚、彗星、彗星斑

原產地 :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但亦零星的分布於印度洋、紅海甚至東非周圍海域;在臺灣週遭海域的珊瑚礁環境則偶可見到。出現於水族市場中的個體,多半係由印尼或菲律賓一帶輸入,來源則完全為野生捕捉供應。

最大體長 : 輸入個體主要體長介於 8-14 cm,最大體全長則可達到 25 cm。

型態特徵 : 本種具有散佈於全身的白色斑點,因此在濃黑體色的襯托下,彷若星光璀璨的銀河一般,因此具有七夕或彗星的稱呼。只不過由於本種在種內存在極為明顯的爭鬥性,打鬥時除會將各鰭奮力開展,同時在纏鬥過程中,多會撕扯對方寬闊飄逸的魚鰭,這種行為正如東南亞的搏魚或鬥魚一般,因此才有海水鬥魚或七夕鬥魚的稱呼。不過仔細觀察個體在環境中的活動,常可發現牠們是相當文靜的種類,甚至多以吻端朝向洞穴內側或因暗處的方式,然後將具有假眼的背鰭,與型態一如珊瑚礁環境惡霸裸胸鯙的尾部露出,然後以此巧妙的擬態,有效的保護行動緩慢的自己。

攝食偏好 : 對不同來源與種類的食物,皆具有極佳的接受性;因此不論是如豐年蝦與糠蝦等活餌、冷凍生餌甚至人工配合飼料,都顯得興致高昂。不過由於本種的性情較為羞怯,且多在微光環境下攝食,因此在投餵下的搶食過程中,必須稍加留意個體是否有機會攝食。除此之外,本種多半具有稍為明顯的動物食性 (carnivorous),因此與之混養的魚隻,最好具有一定體型,以免不慎遭其攻擊吞食。

混養注意 : 體健易似的本種,可和諧的與小型蝶魚及尻刺於一同混養,只不過由於本種在種內存在明顯爭鬥行為,因此除建議單獨飼養外,最好也能在環境中為其設置洞穴型態的造景,一方面使其安定適應,一方面亦能欣賞牠們獨特的擬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