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水族急救站 / 如何降低魚隻的領域性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如何降低魚隻的領域性
發文日:96/10/18

如何降低魚隻的領域性           

許多魚種產生的領域行為,往往限制了種內與種間的混養。

 

       雖然飼養魚隻有時會因為本身攜帶病原 (pathogen),或是病原在飼養環境中大肆傳播而導致相關感染症狀,造成飼養者在管理上的困擾,甚至必須進行隔離與治療對策。但有時卻因為魚隻長時間飼養於環境中,逐漸占地為王,或是個體進入生殖成熟階段,而使領域行為日益明顯;此外因為佔領與驅趕行為,易經常導致追咬、纏鬥甚至外傷,進而在開放細傷口引發機緣性的感染,同樣令飼主的感到手足無措。

      其實要有效降低個體間的領域行為,或是盡量避免環境中出現絕對優勢的個體,獨占活動空間與投餵餌料等資源,飼主的首要對策,便是先了解魚隻產生領域行為的原因。由於多數飼養觀賞魚的空間即其有限,甚至與自然水域對照,倍顯侷促狹隘,因此若是水量空間不足,或是飼養密度過高,往往容易導致個體具有異常明顯的領域行為。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慈鯛、鯰魚或是中大型的加拉辛科魚類,由於在生態行為中便具有擁有固定活動空間的習性,藉以確保擁有食物來源與配偶資源的優勢,再加上許多種類都是以築巢形式,進行配對與繁衍子代的工作,所以諸如南美短鯛 (dwarf cichlid)、河產及湖產慈鯛、甲鯰與棘甲鯰,都具有相當鮮明的領域性,甚至在種內或種間還具有相當明顯的排斥性。此外,這種習性也許個體的活動水層有關係;例如底棲性的魚種便較開放水域中的種類,擁有稍強的領域觀念,同樣生活在東非坦干依喀湖 (Lake Tanganyika) 中的蝦虎慈鯛 (goby cichlid) 與鯉型鯛 (Cyprichromis spp.) 便是最好的例子。

       而部分原本不具明顯領域性的種類,也許會因為個體進入繁殖階段,基於營造產床、尋覓配偶或是護卵育幼的需求,而顯露出階段性的領域行為。

       有效降低個體的領域行為,往往需要飼養者的巧思。常見處理的方式例如增加空間的複雜度、頻繁更改造景間的搭配、添加可使佔有領域優勢個體分散注意力的中表水層活動個體,甚至是調整照明時間、改變水流方向與在不破壞水質條件下增加投餵次數,都能讓個體的領域行為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

       其中在增加空間的複雜度的策略上,除可讓優勢個體失去長期佔領固定環境,而削減其領域行為外,同時可讓弱勢個體擁有可供迴避與藏匿的安全區域,搭配適當的混養與增加投餵次數,往往可在簡單操作下,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