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所飼養的觀賞魚,大致可依來源不同,區分成為捕捉自天然水域中的野生個體 (wild caught, WC),及以人為環境飼養培育出的繁殖個體 (captive breeding, CB)。除非所採集或由漁場所供應的,是以達到生殖最小體型的成熟個體,否則多數以幼魚或亞成 (sub-adult) 階段供應的個體,在色彩與型態表現上,總難與那些具有華麗色彩的成熟個體相提並論。
任何一隻預備作為水族箱飼養的觀賞魚,在培育階段都必須依序經歷受精卵、稚魚、幼魚與亞成魚的階段,然後才能隨著成長逐漸趨緩、能量利用轉移至生殖巢的發育,最後進入具有獨特性徵與生殖能力的成魚階段。雖說諸如孔雀 (guppy) 或花卵生鱂魚 (platy)等種類,由於體型較小與生命週期循環較快,因此只要營養條件充分,沒有病原或惡劣水質因子的干擾,在出生後的數個月,便具有繁衍子代的能力。但是對於多數觀賞魚而言,由受精卵到成魚的階段,卻往往需要經年甚至數年的時間,這對許多以商業性供應的繁殖場而言,往往是極為漫長的等待。
其實並非僅有具備生殖能力的個體,才能進入市場流通,而是隨著個體的成長與成熟,絕大多數的個體在體色表現、吻端或體側的局部型態,甚至是各鰭表現都會有明顯的變化,而這些華麗的色彩或誇張體態,往往成為市場中決定價值與銷售潛力的絕對因子。因此基於這種需求,許多繁養殖場開始嘗試利用添加方式,提前使個體的體色產生令人驚豔的表現。
依據魚種在代謝與營養需求上的差異,要使個體體色出現變化,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添加物與技巧,例如常見的方式,便是分別於飼料中添加藍綠藻、胚芽、玉米黃素、類胡蘿蔔或是蝦紅素,同時藉由投餵所造成的生物累積作用 (bioaccumulation),讓諸如錦鯉 (Koi)、金魚與多數觀賞魚類,有著提前表現的華麗體色。
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極少數繁養殖場,可能為了增加體色表現的速度與程度,並且盡可能的降低生產成本,因此放棄了天然或以微生物合成的揚色物質,相對的使用俗稱為皇冠甲基的睪固酮 (testosterone)。這種原料與方式的添加,雖然可使絕大多數的觀賞魚呈現華麗的金屬光澤,甚至在特定階段使用,已改變投餵對象的性別,但在近來的實驗卻發現,這些經由不當揚色方式處理的個體,往往存在著代謝生理上的障礙;甚至對於環境緊迫的適應能力低下,因此經常會在撈取與運輸後產生大量的死亡損耗。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