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體長與型態上的相似程度,加上這類具有華麗體色與活潑屬性的小型魚種,多被相互搭配飼養,不然則是成為水草造景缸中,展現流動之美的色彩來源,因此主要以東南亞及部分非洲地區為原產地的小型鯉科,經常與多數種類分布於南美亞馬遜河中的小型加拉辛科相混淆,並且以「燈魚」一詞涵蓋。
其實若稍加留意一番,不難發現小型鯉科與加拉辛科最大的差別,多在於位於尾柄上方,脂鰭 (adipose fin) 構造的具備與否。幾乎所有種類的加拉辛科,都具有脂鰭的構造,但鯉科魚類卻沒有,所以如果能掌握這特點,就算針對像是採集自東南亞的鑽石紅蓮燈 (Microrasbora rubescens)、火翅金鑽燈 (Celestichthys margaritatus) 或是玫瑰小丑燈 (Boraras merah),雖然個體在體型甚至色彩表現上,幾乎與南美產的小型加拉辛科完全相同,但若依據脂鰭構造的具備與否,便很容易發現其實牠們在分類上,都仍是被歸納於鯉科中的種類。
與型態相似的加拉辛科魚種相較,其實若能掌握加拉辛科種類的性別判斷重點,其實在後續觀察小型鯉科的過程中,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因為小行鯉科往往具有更多族以作為性別區分的重要參考。例如進入成熟階段的雄性個體,多半在吻端或是各鰭邊緣,產生類似第二性徵般的特殊色彩,這點在近兩年來相當受到市場歡迎的火翅金鑽燈 (Celestichthys margaritatus),或是原產於西非的夢幻小丑燈,可獲得最好的證實。不過也因為隨性別不同,而使得個體在色彩表現上有了天壤地別的差距,所以對於販售場所而言,總希望能夠獲得具有高度觀賞價值的雄性個體;然而如果飼養者在挑選時,僅專注撈取那些色彩艷麗的個體,往往會因此錯失了同時擁有雌性的機會,當然更遑論在日後能享受繁殖的樂趣。
而對於部分稍具體型的中型種類,飼養者則可以依據個體唇鬚的相對長度,或是分別出現於吻端、面頰部與胸鰭鰭條上的顆粒狀突起,進行個體性別的準確判斷。例如主要分布於臺灣低海拔淡水溪流中,但亦可作為觀賞水族飼養對象,俗稱為溪哥或紅貓的 Zacco pachycephalus 與 Z. platypus,成熟雄魚但有華麗的體色與寬闊的臀鰭,同時在吻端、面頰部與胸鰭前緣等部位,還會出現顆粒狀的骨質突起。這種發生於中小型鯉科雄性個體的第二性徵,通常被稱為「追星 (pearl organ)」,而追星的出現除了代表個體的性別外,也多意指生殖狀態已充分成熟,足以肩負起傳宗接代的神聖使命。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