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參與 / 達人美技 / 魚類的性別辨認(VI)----花鱂(Platy)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魚類的性別辨認(VI)----花鱂(Platy)
發文日:96/10/19

       一般所稱的花鱂 (Platy),其實是對於除孔雀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以外,多數種類卵胎生鱂魚的稱呼;其中包括了市場中極為常見球魚或滿魚,廣泛而論,有時甚至也將具有獨特尾部型態的劍魚 (swordtail fish),或是可同時活動於淡水、半淡鹹水甚至純海水中的摩利 (Molly, Mollienesia latipinna),基於型態與生態上得相似性,統稱為花鱂。

       稍加留意,其實不難在市面上看到這些具有多變型態,或是別具色彩與圖案的特徵的魚種,例如單單一種滿魚,便具有藍色、黃色、紅色甚至銀色等色彩差異,甚至在圖案或線條的分布上,還有俗稱為虎紋 (tiger)、珊瑚與尾柄處具有三個圓形斑點,並行程如同米老鼠剪影般外型的特殊品系。而若以現今經常出現於水族市場中的品系及個體看來,多樣化的型態與色彩展現,往往會讓僅具有灰綠體色,同時原產自墨西哥的野生型相形見拙;然而這瞬息萬變的品系特徵,卻正是花?讓人著迷的主要魅力。

       正如孔雀一般,花鱂在性別區分方式上,與多數種類的卵胎生魚相似。也就是說,飼養者可藉由卵斑或交尾器的型態差異,對個體進行快速且準確的判斷。而這種情形,在部分如大嘴 (Belonesox belizanus) 或四眼魚 (Anableps anableps) 等卵胎生魚類亦可見到。

       雄性個體具有由臀鰭特化而成的棒狀交尾器,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輔助個體將配子送入雌性體內;而雌性的臀鰭呈現透明的正常扇狀外,但在後腹部卻具有一塊黑色的卵斑,同時體態較為渾圓。實際飼養下的個體,由於在購買時便多已呈現接近生殖成熟的亞成 (sub-adult) 階段,因此只要穩定飼養與充足投餵,很快的,飼養者便可見到數條雄魚奮力追逐著雌魚;甚至是偶爾在接近水面的水草叢中,見到約莫 1 公分大小的幼魚。

       不過雖然在性別區分上類似於孔雀魚,然而對於花?進行性別觀察與區分時,卻必須留意幾個重點。首先,部分如同紅劍或日光劍等種類,會有性別轉變的行為,所以有時在飼養過程中,飼養者會發現個體的性別或群體中的性比,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轉變。此外,許多商業性的繁殖場,會因為品系控制策略,希望能維持品系的穩定,同時避免讓新創作的品系,被大量用於雜交,所以在培育過程中,便通常使用荷爾蒙 (hormone) 處理方式,讓所供應的個體不具備生殖能力,或讓悉數個體成為純粹單性的組成,但這卻多意外抹煞了飼養者想要嘗試繁殖花?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