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鰓魚是對於具有上鰓器官或迷路呼吸系統魚類的泛稱,但在觀賞水族市場中,飼養者與玩家習慣將迷鰓魚在依種別科屬、體型大小或生殖習性差異,區分為具有粗壯或流線體型的戰船、有著延長腹鰭的小型攀鱸,以及以 Betta 屬為代表的鬥魚。
迷鰓魚的繁殖方式,因為種屬不同而呈現極為明顯的差異。例如俗稱為古代戰船 (Giant red tail gourami) 的 Osphronemus laticlavius,便是具有築巢能力的種類;繁殖季節中配對的親魚不但會佔據池畔的一個角落,同時還會從環境中收集樹葉或細小枝幹,以口部精巧的編織出一個可有效保護卵粒與小魚的巢穴。而彷若縮小型態般,體長僅有古代戰船數十分之一的巧克力飛船 (Chocolate Gourami, Sphaerichthys osphromenides),雖然外型與生態習性頗為接近,然而在繁殖時卻以口孵型態為主。
而除了近年來流行飼養,並且充滿些許難度的巧克力飛船與韋蘭提飛船 (Sphaerichthys vaillanti) 外,Betta屬中也不乏以口孵型態互卵及育幼的種類,例如同時具有色彩與型態之美的紅戰狗鬥魚 (Betta macrostoma) 與藍戰狗 (B. unimaculata),或是體型雖小但有著誇張色彩表現的火焰熊貓鬥魚 (B. channoides),都是口孵型迷鰓魚的代表種類。
也許正因為棲息於東南亞的雨林中,複雜多變的環境狀態,加上週遭充滿各式來自水域、陸域與空中,掠食者的覬覦與攻擊,因此這些口孵型迷鰓魚的親魚,發展出了獨到的護卵與育幼功夫。或許多數人會覺得這種口孵行為,與分部於非洲三湖中的慈鯛種類,所展現的育幼工夫非常相似;的確,相同之處都是親魚在卵粒受精前後便分別會將其含入口中,直到孵化後並確定幼魚已具有獨立活動及攝食的能力,親魚才會將體長約莫 10 mm 的幼魚釋出。
不過與非洲慈鯛最大的不同,是這些展現口孵行為的迷鰓魚,皆以雄魚為主;也就是說,雄魚在卵粒受精後,會從底水層將卵粒以口銜起,然後妥善的含於口中。口孵階段中的雄魚是不進食的,但卻因為雄魚具有強烈的領域與配偶爭奪能力,且難抵抗對於食物的誘惑,因此與慈鯛最大不同之處,便是口孵型迷鰓魚的含卵狀態並不穩定,因而時有受異性或食物吸引,而放棄口孵的例子。
由於口孵型迷鰓魚在繁殖上不需要過多的介質,同時在繁殖特性上,也多因卵徑遠超過產卵型種類,且孵化後的子代也多可直接投以豐年蝦(artemia)的無節幼蟲(nauplii),因此在照顧上較為方便。只是雄魚在口孵階段中,除應短暫隔離與停止投餵外,同時須在飼養環境上加以密蓋,以免個體不慎躍出造成損失。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