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態區 / 生態營造 / 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校園生態環境與營造(陳超仁)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校園生態環境與營造(陳超仁)
發文日:97/09/28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在學術上其定義,是指所有生態系中活生物體的變異性,它涵蓋了所有從基因、個體、族群、物種、群集、生態系到地景等各種層次的生命型式。
許多校園均設有生態水池,主要係基於生態水池內種植之水生植物演替迅速,於一年四季有不同多變之景象,實為極佳之生態觀察題材,而生態水池之營造,水源取得是生態水池最重要之基本元素,亦是其設置成敗之主要關鍵,其基地應以擁有能順利取得穩定自然水源者為優先,其次為具有雨水回收系統並能運用供應基地者。此外水源之流入與流出亦應注意其方便性及可行性,以減少設置及經營成本。生態水池之營造應考量生物之需求,以種植原生水生植物為主,並避免不當引入外來種動植物,水池之結構無論水深、形狀、池底、池岸等均應考慮其多樣及變化,此外,為了增加生物棲息場所,可於池中設置堆置物或生態島。
全文連結-- https://www.sdec.ntpc.edu.tw/epaper/9512/1.html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