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小粒菌核病
(Stem rot of rice)
病原菌:Magnaporthe
salvinii (Cattaneo) Krause and
Webster (小球菌核病)
Nakataea irregulare
Hara(小黑菌核病)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34頁。台中。412頁。)
病原生態:
病原菌在自然界以無性世代為主,利用菌絲行營養生長,以菌核為主要繁殖體,具殘存及傳播功能,菌絲在土壤中之殘存力不強,但病組織中之菌絲殘存期間較長。根據報告,本菌在寄主組織內會形成有性世代之子囊殼及子囊孢子。
小粒菌核病的病組織枯死後,病菌在組織中形成大量菌核,並可延續至稻收穫。病菌在稻樁上繼續產生菌核,與零落殘留於土中的菌核,成為下期作之初次感染源。各方研究結果,顯示小粒菌核病在田間至少可存活4個月以上,比台灣各地期作間隔為長。小球菌及小黑菌在水稻葉片或葉鞘上菌絲形成附著器及侵入菌絲之最適溫度為24~28℃,在36℃以上不能形成附著器,在8℃時小球菌可形成少數附著器,小黑菌則不形成附著器。
(張義璋。2003。水稻小粒菌核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275-276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病徵:
本病主要為害稻葉鞘及莖桿。初發生期及感染部位,均與紋枯病相似,在水稻分蘗盛期,稻叢近水面之葉鞘表面形成小形黑漆色的病斑或黑色細長的縱條斑,漸次擴大至葉鞘內部。水稻分蘗期至抽穗期,小粒菌核病之病勢進展,一般僅止於葉鞘甚少進入莖桿。
水稻乳熟期,葉鞘病原斑上之病原菌會開始侵入稻桿組織,產生縱條狀黑色病斑,病斑散生。嚴重時,多數病斑合併圍繞整枝稻桿,稻桿組織由內向外漸次被病原菌分解,病桿組織軟化厚隨之腐朽,稻株倒伏枯死。
稻小粒菌核並感染葉鞘或莖桿後,會在病組織中及莖桿內壁形成多數菌核。病菌常自葉鞘外部感染,逐漸進展使葉鞘與稻桿形成病斑,病菌進入稻桿內部組織後,再往上下兩方向擴展病勢,所以先被感染之節間內所產生之菌核量最多。但部份小粒菌核病,係由稻桿基部感染,再往上蔓延,這種感染方式,在葉鞘及莖桿上並無明顯病斑,但病桿基部組織常變黑色而有灰色菌絲,菌核量以基部往上第一或第二伸長節間最多。
(張義璋。2003。水稻小粒菌核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271-272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傳播途徑:
病稈內或脫落於地表面之菌核,為次期作之第一次傳染源。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35頁。台中。412頁。)
防治方法:
一、 |
罹病稻藁之處理:水稻收穫時,應從接近地面刈割,減少菌核殘留田間。生稻藁不可用作肥料,必須經過醱酵,或者燒為藁灰後,方可施用。 |
二、 |
注意肥料三要素之配合,避免缺乏鉀肥。 |
三、 |
注意栽培方法:曾經發病之稻田,第二期作稻田耕犁前,須將本田保持潮濕後,深耕翻犁,使水稻之殘株,全部埋入土中,以防菌核浮游水面,避免密植延遲除草,或排水不良等情形。 |
四、 |
割除雜草:本病病原菌為多犯性,必須除去畦畔之雜草,以減少傳染源。 |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35頁。台中。412頁。) |
|
|
|
小球菌核病 |
|
|
(簡錦忠,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第10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