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孤挺花小百科 / 孤挺花育種歷史 / 孤挺花育種歷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孤挺花育種歷史
發文日:97/10/02

       孤挺花育種之歷史已超過200年,早期育出之雜交種,主要集中在H. aulicum,H. psittacinum,H. puniceum,H. reginae,H. reticulatum,H. striatum 和 H. vittatum。

       一般認為最早育出之雜交種為Johnsonii(Hippeastrum×johnsonii),是由英國在1799年由H. vittatum和H. reginaee雜交育種而成。十九世紀初之前25年,許多新發現種在南美洲搜集,引進歐洲。

       孤挺花育種最重要之二群即是Reginae和Leopoldii之雜交群。Reginae群是由荷蘭Jan de Graaff先生與其二子在十九世紀利用H. vittatum、H. striatum和 H. psittacinum雜交選育出優良雜交種。目前適用於歐洲,尤其是栽培種’Graveana’和’Empress of India’對於日後育種之貢獻特別重要。

       由Richard Pearce發現的H. leopoldii和H. pardinum從安地斯山引進英國,具有花大,綻放大(wide-open)及花對稱之特性。Veitch 和Sons持續進行雜交育種,發展出Leopoldii雜交群。Leopoldii雜交群又與Reginae雜交群進行雜交育種,發展出Veitch雜交種,具有花大,綻放大及每個花莖(scape)具有4-6朵花之特性。

       除了這二群外,Vittatum群是由H. vittatum與其他種(species)及雜交種雜交育種而成。這些主要源自法國,其次是英國。Reticulatum雜交群為夏末至秋季開花雜交種。主要是巴西種H. reticulatum。比其他雜交群較矮小,常綠,葉脈中肋常有白色或黃色條帶。

       現今孤挺花品種主要是經過長期雜交育種選育而得,主要是以荷蘭及南非為主,現今荷蘭及南非已成為重要孤挺花育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