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蓮霧博物館 / 栽培管理 / 蓮霧各品種的優勢分析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蓮霧各品種的優勢分析
發文日:103/09/30
蓮霧各品種的優勢分析
一、南洋粉紅種及大果種

臺灣蓮霧目前的主要生產品種為‘南洋粉紅種’,不同於東南亞其他各國所生產的品種,‘南洋粉紅種’具有淡雅清香、口感細緻而脆度高,糖酸比適中,因此在臺灣的蓮霧栽培史上 '南洋粉紅種' 的地位歷久不衰。

此外,各產地果園由‘南洋粉紅種’芽條變異選得的‘大果種’蓮霧品系,因具有較大的果型、且果實形狀更為勻稱飽滿,風味及口感也符合臺灣消費者的食用習慣,已成為精品禮盒市場上的首選。

'南洋粉紅種’ 和 ‘大果種’ 經產期調節的冬春果,具有更紮實的口感及深紅的色澤,屢創臺灣「黑珍珠」的高貴身價,目前年節仍是消費需求量最大的生產季節,亦是農友生產主力。

進入春末及初夏之後,受到高溫及春雨的影響,'南洋粉紅種’ 和 ‘大果種’ 的果皮色澤常呈現淡紅色,且裂果率攀升,經常無法符合消費者的期望,雖然在農友精湛的管理技術下,春末至夏季的蓮霧風味仍不輸冬果,但價格上通常較為實惠。

因此當具有低裂果率及穩定著色特性的蓮霧品種自東南亞引進後,短短幾年內就在各產區掀起一股種植熱潮。

二、巴掌蓮霧

來自印尼的‘巴掌’蓮霧在臺灣的經濟生產約有8年之久,此品種具有果型碩大飽滿、裂果率低等優點,自然產期果色較偏綠棕色,未完全成熟時帶有草腥味,但完熟果實則較無草腥味,且口感脆甜,有甘蔗餘韻。

‘巴掌’蓮霧產期調節之冬果果皮極易發生紅斑生理障礙,嚴重時全園付之一炬,全無可售果實,造成此品種產季上的限制。此品種於2-5月間為較適合的收穫季節,催花後於2-3月採收的 '巴掌' 蓮霧色澤會比4-6月自然產期的深紅一些。

南部產區一旦6月的雨季來臨,‘巴掌’蓮霧果實罹病率高,果實無法完熟採收,常造成大量經濟損失,農友種植前需仔細斟酌。

三、紅寶石蓮霧

'紅寶石’(Thub Thim Chan) 蓮霧於2001年自泰國引進臺灣試種,農友普遍稱之為「泰國種」。

據泰國當地說法,此品種並非泰國傳統品種,是由印尼傳入泰國種植,由於‘紅寶石’比泰國當地品種更受消費者歡迎,逐漸成為泰國主要栽培品種。‘紅寶石’蓮霧種植於台灣南部,夏季果皮色澤仍可保持鮮紅,且裂果率較低,推廣初期即被定位為填補夏季蓮霧空窗期的品種。

近年來俗稱泰國種的深紅色蓮霧在產地已有不只一種品系,一種果形較小、未熟時有明顯澀味,成熟時果臍較開張,較像泰國的‘紅寶石’品種;另一種果形較大,未熟時澀味較不明顯,果蒂端較飽滿,但成熟時果臍較不開張,農民稱之為砲彈蓮霧,兩種泰國種在葉片形態上不太容易分辨。

雖有農友將‘紅寶石’蓮霧產期調節到農曆年前,期望能靠其亮麗的果色在禮盒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此品種較不耐寒,冬果品質未足以和‘大果種’較勁。

建議高屏地區農友仍將 ‘南洋粉紅種’及 ‘大果種’冬春果做為生產主力,晚春以後規劃生產一批 ‘紅寶石’蓮霧或其他較耐高溫多雨氣候的品種,則可延長產季並增加收益,但泰國種成熟時採收工作較密集,若大面積栽培時人力調度上易遭遇困難,需適當調整生產批次。

四、其他品種

仍有其他夏季果皮著色較深紅的品種陸續在產地流通,其中 ‘四季紅’蓮霧具有鮮紅亮麗的果皮外觀,果形為飽滿的鐘形,成熟時果肉泛紅,口感介於 ‘南洋種’及 ‘泰國種’之間,風味良好。

但此品種果心較空洞,因此果重稍輕,且果皮較薄,採收後的包裝需特別細心,以免果皮擦傷,目前各產地的栽培數量並不多。

目前各試驗改良場所都積極進行蓮霧雜交育種工作,尤其在夏季品質改進及較低投入、易管理的品種,都是積極篩選的目標,未來可望有更多臺灣育成的品種可供栽培選擇。

文/圖 陳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