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病蟲害與肥培 / 蟲害防治 / 赤葉蟎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紅蜘蛛)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赤葉蟎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紅蜘蛛)
發文日:98/03/27
特徵
成蟎:
雌成蟎赤紅色或暗紅色,身體背方看來有數個黑色斑點,是消化道的內容物。體形橢圓,外觀上與神澤氏葉蟎相似,唯本葉蟎之觸肢端感器長約二倍於寬,背感器梭形,與端感器近於等長,與神澤氏葉蟎稍有差異。雄成蟎交尾器彎向背面形成端垂,其近側突起尖利或稍圓,遠側突起尖利。
卵:
圓形,淡黃色有光澤。直徑約0.15公厘。
幼蟎:
具3對足,淡黃白色,形態似成蟎但微小。
若蟎:
具4對足,淡黃褐色,形態似成蟎。
危害概述
赤葉蟎之幼若蟎及成蟎期均為害葉部,一般分佈於葉之背面,棲群在主脈兩側及葉尖邊緣分佈較多。棲群密度高時,除分佈葉背全面外,尚可擴及葉正面之葉脈兩側。被害部位使葉背整面呈蒼黃色甚而枯萎,影響葉片壽命及植株之發育。赤葉蟎性喜涼冷乾燥之氣候,因此,溫度高低與雨量多寡直接影響其發生消長,在台灣,5、6月間平均溫度均超過27℃,且漸入梅雨期,葉密度漸少,7、8月間氣候件更不利於其繁衍,密度繼續顯著下降,至9、10月後氣候逐漸轉為乾旱,月平均溫度亦降至25℃以下,葉蟎密度亦漸增加,於12~1月間達高,至4月後雨量漸增,密度因而漸減。
防治方法
因推薦藥劑可能變動,請利用植物保護資訊系統查尋最新資訊。施藥時著重全株均勻噴佈,尤其葉背部位。清除附近雜草,以杜絕孳生棲息。適當正確的整枝及修剪,以利通風,並可增加防治效果,減少藥劑施量。施藥時應將藥液均勻噴及蟎體及卵粒。把握防治適期,於蟎類密度未升高前施藥,以控制其族群的猖獗發生。輪用藥劑,以避免抗藥性的產生。保護天敵,釋放天敵亦可有效控制族群發生。
資料來源: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 | 病蟲害資料庫
圖片來源:《植物保護圖鑑系列7》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