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成蟲 : 頭及前胸黃褐色,中、後胸淡褐色,腹部褐色,觸角多為 7 節,觸角第一節淡黃色,第二節褐色,第三節淡黃色,第四至七節或第四至八節褐色。前翅淡褐色,前翅基部透明無色,足為黃色。體長 1.4-1.6 mm。
卵 : 橢圓形,乳白色,半透明,表皮光滑,長約 0.28 mm,寬 0.14 mm。
若蟲:體細長,具二個齡期,初孵化之幼蟲體呈白色,腹部稍尖銳,行動活潑,體長約 0.4 mm,脫皮為第二齡期前,體呈淡黃色,體長平均 0.7 mm,脫皮後體呈桔黃色,隱藏在花器內取食,體長平均為 0.9 mm。
蛹:假蛹前期具有白色透明之翅膀,長及腹部第三至四節,觸角亦為白色透明並向背後平放,複眼黑色,單眼紅色,腹部尾管、各肢節與翅均為白色透明,體長 0.8 mm。至假蛹後期,蟲體仍為透明狀,其白色透明之翅膀長到第七至八腹節,複、單眼均為紅色,體長 0.9 mm。
危害概述
已記錄 141 種植物可發現此種類,包含菊花、百合、玫瑰等等。成蟲與幼蟲均以特殊的銼吸式口器,銼吸植株組織之汁液。以花器主要危害部位,花芽被害後萎縮、黃化脫落;成熟花苞被害後,花展開時花朵皺縮扭曲,成蟲並產卵於花的組織內。花薊馬銼吸或產卵造成的傷口,使受害的花瓣往往留下白色或褐色的斑點或條紋,如果嚴重被害時花朵將變形、花瓣褪色乾枯而失去觀賞價值。
防治方法
1. 清除栽培環境設施內、外雜草,消滅本種害蟲之寄主植物,以減少其危害。
2. 溫暖乾燥季節薊馬特別容易發生,尤以開花時期或新葉萌發時。栽培設施環境內,以黃色或藍色黏紙放置於或懸掛於植株間,每隔數日檢查黏紙上是否黏有薊馬,並由黏著害蟲的多寡,進而了解薊馬發生情形,便於掌握適宜的防治適期。
3. 常見天敵包括數種捕食性樁象、捕食性癭蚋、捕食性薊馬、 捕植螨等,其中以半翅目花樁象科 (Antthocoridae) 小黑花樁象屬 (Orius spp.) 以及盲樁象科 (Miridae) 中的盲樁象 (CampylornIIla spp.), 擅於捕食薊馬等小型昆蟲,為自然界中薊馬類昆蟲的重要天敵。這些天敵昆蟲經常與野生植物上發生之薊馬同時存在,而殺蟲藥劑施用較少的農耕田間也會發生。視天敵與薊馬間棲群密度相對數量之高低,而有不同的抑制效果,當天敵密度夠高時,對於薊馬棲群也能發揮相當程度的抑制作用。
4. 使用化學藥劑。但施用前必須小面積使用於植株上,以測試是否產生藥害。此外,噴藥時間宜選在露水乾後薊馬活動時開始噴藥,較能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資料來源: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 | 病蟲害資料庫
圖片來源:病蟲害資料庫-陳淑佩及翁振宇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