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謙信 撰
一、前言:
菊花為中國傳統之重要花卉。於日據時期,在台灣即有種植,除供應切花及盆花使用外,亦有趣味栽培及展覽用之觀賞壽菊。菊花在台灣為第一大宗花卉,根據農林廳統計,民國八十四年,栽培面積有一千七百九十二公頃,佔全部切花栽培面積百分之三十七。同時為台灣外銷數量最多的切花種類,在民國八十二年,外銷數量曾最高達到四千二百七十萬支。在供應台灣本地之消費市場及外銷上,為重要之花卉種類。
二、產業之發展:
台灣光復後,花卉市場規模尚小,菊花為主要種類。當時,主要之栽培區域位於現今台北大龍峒一帶,八里地區亦有栽種,並經渡輪運至淡水碼頭,再集中於現今台北橋頭一帶之花卉集散地。後來因為台北市區之日益擴張,花卉之栽培區域漸遷移至市郊圓山、大竹圍、石牌等地,同時,二重、樹林一帶亦有種植。約於民國四十年代初期,因都市地價及人力日益昂貴,交通日益方便,菊花逐漸引入中部彰化田尾一帶及嘉義市港坪等地栽培。
民國四十一年,台北市政府邀請觀賞壽菊之栽培名家謝江水於新公園舉辦展覽,為時任總統之蔣中正先生誕辰祝壽。因普受好評,於民國四十五年後,移至時為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士林園藝分所中擴大舉辦,並有松山菸廠、台灣銀行、大同工學院、台大、師大及其他等多個單位及栽培家陳水、邱火勇、謝明曦等陸續加入參展,為當時每年十月底園藝花卉展覽之大事,提供雅好園藝栽培之市民觀賞學習。復至民國六十四年,因蔣總統中正先生逝世後停辦展覽。
民國五十年代末期,台灣已有切花空運外銷香港、日本,為了拓展日本市場,於民國六十年由花卉業者聯合成立了台灣區花卉發展協會。並有業者成立國際農產貿易公司,積極拓展花卉大量外銷日本業務,然因市場及契約之不穩定,終未能成功。至六十年代末期,因台灣及日本之經濟成長,對於花卉之需求日增,外銷日本之菊花數量年有增加,空運之載貨量已不能滿足大量外銷之需求。自民國七十年代起,由台灣大學園藝系及農試所針對海運冷藏技術進行試驗,(李,鄭及張,一九七八)並於民國七十二年、七十三年連續以海運冷藏貨櫃試銷成功,打開了台灣花卉外銷日本之瓶頸,大量外銷之時代於是來臨(張,等五人,一九八三)。民國七十年代由於台灣、日本經濟持續成長之趨勢,於是栽培面積及外銷數量年年增加,最盛時期民國八十三年曾達到年出口量超過四千二百七十萬支,後因日本進口之管道多元化、經濟成長趨緩及琉球生產之冬季菊花部份取代台灣輸日之菊花,民國八十二年後,台灣外銷日本之菊花漸持平至每年二千萬支上下。(李,一九八九;張及陳,一九九四)。
三、品種之演進:
民國四十年代初期,台灣僅有白絲螺、黃絲螺、大葉粉、圓仔花菊等多個地方品種,因尚未有電照調節栽培,品種多依自然花期收穫,僅能有限提供市場需要。民國四十四,四十五年前後,台北地區菊花栽培農戶林滄俊陸續引入品種,如東亞、白鶴、冬王等多種品種試種,又因當時與日本貿易日漸頻繁,亦有從事花卉進出口貿易之人士林道弘等人亦藉由切花進口而引入品種。及至民國五十七年由當時於台灣大學任教之杜賡甡搜集之資料,由花農何山提供台灣之主要栽培切花品種已達五十種以上(杜,一九六八), 這也成為日後台灣栽培品種之主要來源及新品種引進模式。民國七十年代後由於國際貿易日益頻繁,及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對於新品種之引進,亦曾由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等陸續自日本、美國等地引入品種試種,以開發新品種。民國七十八年,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進行菊花育種及栽培技術改進之試驗研究工作,民國八十一年,根據收集當時台灣之主要栽培品種六十種,對於其開花習性做詳細調查。其中之黃秀芳品種,為日本「秀芳誇」品種,為台灣冬季菊花外銷日本之主要品種 (許,一九九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並自民國八十一年開始自行交配育種,以求育成適應台灣氣候,自行開發的新品種。
四、栽培技術之改進:
民國五十五年花農林滄俊開始嘗試電照栽培,台灣大學杜賡甡於五十六年開始進行電照試驗 (杜,一九六九),而後中興大學亦對於光週反應進行試驗,從此對於菊花開花生理有了具體的了解(黃,一九八四)。 花農亦廣泛應用此一技術調節花期,使同一品種菊花可以延長供應切花時期,再加上季節品種之運用,可以週年穩定供應切花至市場。至此台灣之菊花栽培進入了新的時代。當時,原本栽培花農多利用稻草簾遮陰,以碎土粒為材料自行繁殖扦插種苗。由於塑膠材料之日益普遍,遮陰網大量廉價供應,砂床育苗及發根藥劑之技術日漸盛行(楊,一九八四), 專業育苗業者建立供苗制度,使得育苗及切花生產分工合作,而能提高經營效率。田尾花農李聖隆亦因經營菊花砂床專業育苗之成功,獲得十大傑出農村青年之殊榮。塑膠纖維花網之應用亦取代了原本每枝花需利用竹竿固定花莖之繁瑣工作,節省大量勞力成本,個人栽培面積得以擴大。在民國六十年前後,這些重要栽培技術之改進,奠定了日後台灣外銷菊花之基礎。至此,台灣之菊花生產邁入新的里程碑。
台灣菊花之設施栽培於民國五十八年即曾由農林廳補助花農林滄俊試種。其間結果得知在塑膠布棚下之菊花,確較露地栽培者不易發生病蟲害,偶遇颱風時,露地菊花會損壞,而設施內菊花未受損傷(杜,一九七○),可得好價格,同時降低經營風險。到了民國六十年代末期,簡易塑膠布棚漸為普遍,生產插穗之育苗業者已知利用設施降低氣候變化及颱風之影響。其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對夏菊插穗母株及切花栽培推行遮陰試驗,證實可改善夏菊之生長。而設施園藝在民國七十年代中期後之發展亦開創了穴盤育苗、環控溫室等之領域,民國八十五年應用這些技術,田尾設立了現代化菊花扦插育苗場。菊花因傳統上習於露地栽培,利用設施來進行菊花生產之改進至八十年代後才漸開始起步。
民國六十年代為了拓展輸日之夏菊,田尾一帶之菊花亦引入南投埔里種植,後因台灣在引入新品種時,不慎帶進白銹病,民國六十五至六十八年造成埔里地區白銹病發生嚴重(呂,等四人,一九八二),其防治成本高,爾後埔里之菊花僅維持小面積栽培,未能成為台灣夏菊之產區。在植物防疫上之疏忽造成栽培及產業之損失。台灣銷日之菊花每遇病蟲害檢疫關卡,遭受燻蒸之問題,為了克服輸日檢疫之困難,農試所王清玲亦曾嘗試裝箱前浸藥處理。雖能清除病蟲(王,一九八五), 唯成本高且實務操作不易,農民應用意願不佳,未能廣為推行。後又由台灣區花卉輸出業同業公會試驗先於台灣燻蒸後再行銷日,亦因試驗之結果未能令日方認同,檢疫通關之成果不能穩定,無法有效推行。
盆菊之栽培在技術上與切花一樣,雖能週年生產,但台灣市場之需求僅集中於農曆春節前後,產區亦多集中於田尾一帶,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屠,一九八二) 及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對於十月間慶典需求亦嘗試提早供應盆菊時間,技術上雖有突破,但仍需視市場需求之變化方能擴展盆菊產業。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