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洋桔梗歷史情報 / 洋桔梗產業 / 台灣洋桔梗栽培情況簡介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灣洋桔梗栽培情況簡介
發文日:97/09/16

        洋桔梗,屬龍膽科宿根草花,原產美國於中南部內布拉斯加至德州一帶,為一、二年生草花。日本在1935年引進洋桔梗,並開始少量栽培,同時開始育種工作,每年均有許多新品種問世。至1992年8月止共有206個品種,其中有158個品種上市販賣。大部份品種以切花栽培用為主,也有少數的矮性品種如”Blue Lisa”、”Little Bell”等當作盆花或花壇佈置用。

        台灣於1968年由日本引進,1976年在埔里試種成功,由於洋桔梗花型和花色豐富,平均價格每把10支約為百元左右,加上栽培技術精進,因此面積和產量急速增加,民國96年之種植面積達56公頃。四個切花市場的交易數量每年共約119萬把。主要產地在彰化田尾、永靖、嘉義縣之新港、東石以及台南縣佳里、麻豆,至於南投縣埔里、高雄美濃、屏東鹽埔等地因氣候太溼或太熱,以致栽培面積漸少。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所轄雲嘉南地區洋桔梗栽培面積約20公頃,佔總栽培面積之36 %(嘉義縣市約13公頃,雲林縣約為5公頃,台南約2公頃),這些地區栽培洋桔梗的品種來源主要為日本商業品種,但種苗有80﹪以上由丹麥育苗後進口,僅有少數國內育苗場利用高冷地自然低溫進行育苗或控溫育苗,以避免育苗期的高溫造成簇生化(Rosette)現象。因此育出耐高溫的自有品種成為洋桔梗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洋桔梗在日本產期在每年5月至11月間。至於11月至隔年3月,因冬季生產需電照、加溫設施,生產成本高且切花品質差。台灣氣候涼爽,產品品質佳,外銷日本市場極具潛力。同時根據「台灣農業科技發展策略規劃」報告書中,花卉外銷產品分析中洋桔梗是繼蝴蝶蘭、多花菊之後與文心蘭並列第三的產品,是極有潛力的新興產品。

        洋桔梗在台灣幾乎可週年栽培,但主要的栽培時期可分為春植、秋植及高冷地夏植三類;

秋植:定植時間主要在8~10月,於10月至隔年3月採收第一次切花,二次花於5~6月採收,因目前農民以單株密植,宿根留側芽容易因側芽多相互遮蔭造成品質不穩定。


春植:於2~6月種植,4~8月開花採收,少有採收二次花,目前於此時期栽培較少。


高冷地:因為洋桔梗在教師節期間頗受歡迎,也有栽培者於7月定植, 9月採收一次花。也可選擇在高冷地種植5-7月種植,供應8~10月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