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檳榔史話 / 歷史記載 / 歷史記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歷史記載
發文日:97/10/28

歷史記載

圖說:檳榔與荖葉

有關檳榔嚼食及入藥之相關歷史記載由來已久:本草綱木(李時珍曰)「按羅大經鶴林玉露云。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熏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醒頓解。朱晦菴所謂檳榔收得為怯痰也。三曰饑能使之飽。四曰飽能使之饑。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又且賦性疏通而不洩氣。稟味嚴正而更有餘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


台灣早期志書中,清道光本土彰化縣志)中描述檳榔「樹直無枝高三四丈,皮類青銅,節似钧竹,葉皆上豎,臨風旖旎」;同治十年本(淡水廰治)詳細說明檳榔品種特性與檳榔的食用方法;(台灣通史.風俗治)記載「檳榔可廦瘴,故台人多喜食之,親友往來,以此相贈,檳榔子色青如棗,剖之為二,和以蔞葉石灰,啖之微辛,既而回甘,久則齒黑……。」以上皆述說台灣人喜好嚼食檳榔的習慣由來已久,致贈檳榔早已成為禮尚習俗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