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觀念與法則 / 野生個體的價值與應用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野生個體的價值與應用
發文日:97/08/16
野生個體的價值與應用

       對於流通於水族市場中的所有淡海水觀賞魚種類,往往可藉由個體獲得方式與來源的差異,區分為野生捕捉 (wild caught) 或繁殖培育 (captive breeding) 兩大類;前者係指直接由原生環境或棲地加以採捕,並經由一定蓄養與檢疫處理後供應的個體,而後者則是將這些個體在經過適當繁殖培育後,於繁養殖環境下所培育出的子代。究竟來自天然棲地捕捉的野生個體比較好?或是以人工環境培育出的個體比較穩定,其實這往往有著見仁見智的答案。不過該選擇野生採集或繁殖個體,這可在七彩神仙 (Discus)、南美短鯛 (Dwarf Cichlid)、非洲礁湖慈鯛 (Rift Lake Cichlid) 與 Betta 屬鬥魚等特定種類的飼養範疇中,形成極為熱烈的討論。

      對於諸如斑馬異形或紅龍 (Asia Arowana) 等特定種類的觀賞魚而言,往往會因為過去的濫捕與資源過度開發,導致野外族群數量迅速減少,甚至面臨瀕臨滅絕的窘況,因此在國際相關保育法令與產地國禁止捕捉、持有與輸出的狀況下,自然流通於水族市場中的個體,多以人工繁殖培育,或經保育單位認證,甚至在肌肉部位植入可供掃描判讀的晶片,藉以用以作為人工繁殖個體的確認與資源管理維護。不過對於例如神仙、七彩神仙、短鯛、東非湖產慈鯛與 Betta 屬鬥魚而言,野生個體卻代表著特殊的品系或基因組成;格外是部份捕捉自特定水域、河段或沿岸地帶的個體,不論在體色、型態或特殊紋路的表現上,都有著足以代表棲地的地理變異 (geographic variation) 特徵,例如野生的紅點綠七彩或是棕七彩,分別以捕捉自泰非湖 (Tefe) 及依卡 (Ica) 的最具代表,而分布於坦干依喀湖中的藍六間,不僅在東岸、西岸與北岸所捕獲的個體,在體色表現的深淺濃淡上各具特色外,同時在觀賞水族市場中,也多習慣以採集區域、採集難易度與供應數量是否持續而充足,作為衡量個體價格的參考依據。

      野生個體的價值在於足以代表分布區域種群的外型特徵、特殊色彩或紋路表現,以及其所具有的變異程度。因此許多沉醉于品系維護或創作的繁殖溫室與玩家,總是盡其可能的收集來自於不同區域的種內個體;哪怕只是在面部花紋或各鰭色彩的表現上稍有差異,都可能成為培育新品系,甚至創作具有高度觀賞價值水族品系重要的組成元素。而這種情況,在以蜂信鱸屬 (genus Apistogramma) 為主的南美短鯛、具有華麗色彩與紋路表現的七彩神仙,甚至是近年來才掀起野生個體與品系收集風潮的南美神仙,都是顯而易見的例子。

      不過要擁有這類具備特殊欣賞價值,或是在遺傳表現上隱藏莫大潛力的野生個體,有時也得花上不小的代價;例如除必須負擔昂貴的產地採集與運送費用,飼養初期依舊偏高的死亡率,以及繁複的檢疫操作與驅蟲治療等健康管理,也會造成飼養者龐大的時間與金錢開銷,因此建議飼養者在面對究竟要選擇野生或培育個體時,最好能依據自己實際的飼養目的與需求多作考量才是。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