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觀念與法則 / 淡水魚與海水魚的白點症 (White Spot Disease)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淡水魚與海水魚的白點症 (White Spot Disease)
發文日:97/08/25
淡水魚與海水魚的白點症 (White Spot Disease)

       分別出現於淡水或海水觀賞魚飼養過程中感染的白點症 (White Spot Disease),確實是個惱人的問題;原因除了分別於不同季節皆有可能發生外,令人在處理時備感棘手的,則是由於部分水生植物或是無脊椎動物對相關藥劑處理經常顯得不耐,或是難以忍受治療過程中必須調升至近 30 ℃的水溫,因此一旦發現魚隻開始摩擦體表,或是分別於眼球表面、體表、各鰭基部與鰭膜上出現如同白色粉末的顆粒突起時,飼養者便必須採取立刻的治療處理。

      不過在進行處理白點症 (White Spot Disease) 所造成的相關病癥前,飼養者必須對於分別出現於淡水及海水的白點症有正確且清楚的了解,即便產生的症狀或治療方式均無太大差異,但在不同鹽度環境中分別引起的白點症,事實上往往來自不同的病原 (pathogens)。發生於淡水或半淡鹹水飼養環境中的白點感染症,多來自於白點原蟲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Fouquest) 的感染;同時由於蟲體外觀在光學顯微鏡的觀察下,多能發現數量明顯的纖毛,因此在部份資料中,亦將之稱為白點纖毛蟲,或是以其增殖特性而稱為白點孢子蟲。而在所有因原生動物所造成的感染症中,有以白點原蟲的感染最為頻繁且劇烈,因此造成淡水魚感染的白點孢子蟲,就被飼養者直接以 Ich 稱呼;至於因其感染所引發的淡水白點症,則習慣以 Ich Disease 表示。

      很多飼養者容易將感染海水觀賞魚並造成海水白點感染症的病原,與發生於淡水觀賞魚中的白點原蟲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混為一談,其實這些好發於鸚鯛、刺尾鯛或是蝦虎的病原,多來自刺激隱核蟲(Cryptocaryon irritans) 的感染,且因為蟲體特殊的型態所致,因此在中國大陸一般稱為海水小瓜蟲。

      但不論是淡水或海水白點感染症,在造成病因、蟲體增殖、傳播路徑與治療方式上,大概都呈現極為相似的狀態,也難怪許多飼養者常將兩者相互混淆。淡水與海水白點感染症多發生於季節轉換或水溫不穩定的環境,一旦當個體呈現緊迫或虛弱、體表黏液大量增生且未能及時處理的狀態下,蟲體通常會在快速增殖下,迅速感染缸中其他魚體;而垂死魚隻分泌的大量黏液,以及長時間累積大量有機物質的濾網或填充濾材,則成為蟲體增殖營養來源與棲息的溫床,而隨即引發的大規模爆發,不但會讓飼養者備感頭疼,同時一旦錯過主要的治療關鍵,常會造成飼養環境中個體一定數量的損失。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