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觀念與法則 / 幼魚與成魚的轉變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幼魚與成魚的轉變
發文日:97/08/26

幼魚與成魚的轉變

       如果您認為幼魚與成魚的差別,僅只在於體型或繁殖能力具備與否兩方面,或許以下的比較,可以讓您對於魚類特有的體色與型態轉變,有著更為深入且清楚的認識。現今生活於淡鹹水中的各式軟骨魚與硬骨魚類,不但經過長時間的適應與演化,成為水域環境中主要且相當重要的物種組成,同時在適應與演化過程中,為尋求妥善的生態區位 (niche) 並延續族群生命,也讓這些廣泛分布於溪流河川或海洋中,數量超過兩萬五千種的魚類,有了令人目不暇給的型態與色彩。

       不論是卵生、卵胎生或胎生魚類,由授精卵開始發育算起,都會經過成長與成熟兩階段,而用來區隔成長與成熟階段的分界,大致可以生殖巢 (gonad) 或相關組織的發育作為依據。成長階段的個體,多將能量運用於體組織的累積,因此在發育與成長過程中,可以明顯見到個體在體型與重量上的累積;而當個體進入成熟階段,原本工作體組織發育的能量,便大幅移往生殖巢的發育,此時除了會依性別差異出現精巢與卵巢的成熟外,個體還多會出現明顯的第二性徵,或在行為或生態上有所轉變;例如在觀賞水族常見的飼養種類中,非洲湖產慈鯛的領域觀念、求偶與築巢行為,便是最好的例子。

       但除了由成長階段進入成熟階段,個體分別於體態或行為上的表現差異外,其實對於部分魚種而言,在幼魚轉變為成魚的過程中,偶爾可以發現個體在體型、鰭式或是體表色彩與紋路上,產生極為明顯的改變;而這些例子,只要飼養者稍加留意觀察與比較,不論在淡水或海水觀賞魚中皆不難發現。例如以蜂信鱸屬 (genus Apistogramma) 為主的南美短鯛,幼魚階段多僅呈現黯淡的灰綠體色,但隨逐漸進入成熟階段,雄性個體不但能在各鰭、體側或面頰部位顯出隨種類有所差異的色彩或紋路特徵,同時在背鰭、臀鰭與尾鰭游離端還多有特殊的型態表現;而成熟雌性則會以明亮的桔黃色體色,顯示個體已達生殖成熟階段。

       不過若談到幼魚與成魚的差異表現,便不能不提到俗稱為海水神仙的尻刺魚;格外是具有中大體型表現的皇后神仙 (Pomacanthus imperator)、藍紋神仙 (P. semicirculatus)、藍面神仙 (P. xanthometapon)與阿拉伯神仙 (P. asfur)。這些廣泛分布於太平洋沿岸珊瑚礁環境中的魚種,因為具有華麗的體色表現與優雅泳姿,因此成為許多海水飼養系統中常見的飼養對象。不過若比較這類尻次魚的幼魚與成魚型態,便不難發現其間存在相當明顯的色彩與紋路差異;雖說成魚階段的個體具備一眼可以看出的種別特徵,但多種類尻刺魚的幼魚多呈現以黑色為基底,然後魚體側分布由藍色與白色重複交疊的圈狀線條紋路。特殊的體色組成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個體在移動時可能遭受攻擊或掠食的風險,但卻意外成為幼魚階段的另一欣賞重點與飼養樂趣。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