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困難排除 / 觀賞魚常見體表寄生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觀賞魚常見體表寄生蟲
發文日:97/08/21
觀賞魚常見體表寄生蟲

       雖然多數寄生於觀賞魚體表的寄生蟲種類,體型都遠較體內寄生蟲來的大,且寄生部位多集中於鰓腔、體表或各鰭處,在觀察與檢測時都比體內寄生蟲來的方便許多,但或許是因為多數人對於體表寄生蟲的接觸或觀察經驗較少,因此反倒是對於這類經常出現於體表的寄生蟲感染症與病原種類組成,較諸如駝型線蟲或六鞭毛蟲等體內寄生蟲來的陌生許多。

       過高的放養密度、頻繁的撈取接觸、老舊的水體與底質環境,加上病原的存在與虛弱可供病原趁隙而入的宿主,當這些條件彼此同時存在,便很容易引發相關的感染與疾病。因此在觀賞水族中,最常見的體表寄生蟲與相關感染症狀,多半出現於以室外土池高密度培育金魚 (Goldfish)、錦鯉 (Koi) 或南美大型慈鯛的繁養殖環境。因此從許多未能妥善管理的環境,很容易就可從撈取上來的虛弱宿主,發現在體表及各鰭部位可能存在的寄生蟲種類。

       體表寄生蟲與體內寄生蟲最大的分別,其實指的就是寄生或感染部位的差異,而這很容易就從字面上加以分辨。多數體表寄生蟲具有特殊的口器構造或附著器,主要功能除了在於穩固的附著於魚體表面,避免水流或個體因搔癢而摩擦導致蟲體脫落,同時也多兼具將魚體表面進行破壞的功能,藉以吸取魚隻的體液或血液,作為主要的營養來源。不論是常見於淡水觀賞魚的魚蝨或錨蟲感染,或是近年來大規模感染海水觀賞魚,並造成相關產業嚴重損失的貝尼登 (Benedenia spp.)與新貝尼登吸蟲 (Neobenedenia spp.),雖然多數寄生於魚隻體表的體外寄生蟲體型並不大,但在遭受寄生後,卻仍可造成魚隻一定程度的緊迫、瘦弱甚至在最後導致死亡。

       比例與宿主相差懸殊的魚類體外寄生蟲,確實很難讓人聯想能在寄生或感染後造成魚體死亡,但若蟲體在環境中大規模繁殖並擴散,卻會讓後續的治療與管理工作倍顯棘手。此外,由於多數寄生蟲會藉由咬破宿主體表吸取血液或體液,因此在寄生後所造成的開放性傷口,除會影響個體的觀賞價值,且容易導致病毒性 (viral) 或細菌性 (bacterial ) 等機緣性病原的相關感染,造成更嚴重的感染症狀,頻添管理與治療上的困難性。因此對於體表寄生蟲的出現與發生,飼養者必須謹慎對待,並尋求可即時處理的解決之道。

       此外體表寄生蟲容易被飼養者忽略的傳播路徑,有絕大部分來自於生餌或活餌的攜入,格外是那些未經妥善環境蓄養,在投餵前又未能確實做好清潔與檢疫工作的溪蝦、朱文錦與泥鰍,經常會成為將寄生蟲蟲體或卵帶入飼養環境的管道;進入飼養環境的蟲卵或蟲體,往往會在適當時機侵襲宿主,並在獲取營養後迅速滋生,並將相關的寄生與感染由原本的單一個體,逐漸傳播至相同環境中的其他宿主。因此為杜絕體表寄生蟲的相關危害,建議飼養者最好能從新飼魚隻與投餵餌料的妥善檢疫,定期清洗或更換濾材及維持水質環境的穩定清潔做起。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