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飼養前的叮嚀 / 慈鯛的領域行為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慈鯛的領域行為
發文日:97/08/16
慈鯛的領域行為

       不論是體型嬌小的南美河產短鯛,或是份量十足的中大型慈鯛,只要有慈鯛飼養經驗的愛好者,相信都能從相關種類或個體的日常管理中,感受到牠們較多數種類來得明顯許多的領域行為;尤其是分布於非洲三大湖域中的礁湖慈鯛,或是西非河產的彩腹鯛,格外是當個體成熟而在預備求偶與配對繁殖之前,那明顯突出的領域行為,往往讓飼養者在造景搭配、投餵管理甚至是混養對象的選擇上,都得為了降低個體間頻繁發生的猛烈追逐與打鬥而大傷腦筋。

       之所以被稱為「慈鯛 (Cichlid)」,主要原因便在於這類廣泛分布於美洲與非洲的魚種,對於子代充滿細膩的呵護,也因此即便多數種類的慈鯛在產卵量上明顯較體型相仿的鯉科或加拉辛科魚類少上許多,然而卻因為種類或個體仔細盡心的照顧,甚至是將受精卵銜含於口中待其孵化,所以在子代的活存率與育成率上,往往可以達到讓其他魚種稱羨的程度。

       不過擁有如此良好育成率的主要關鍵,絕非僅由於親代對於子代細心照顧的單一因素,反倒是多數種類具有的強烈領域觀念,往往讓這類慈鯛不論在自然水域或人為飼養環境中,多能成為具有優勢的種類或個體。例如分布在東非礁湖中的多種類慈鯛,不論是擁有所有慈鯛種類中最大體型表現的 90 天使 (Boulengerochromis microlepis)、以螺貝空殼為主要產卵與育幼巢穴的珍珠虎 (Altolamprologus spp.),或是分別分布於馬拉威湖與坦干依喀湖,但卻具有極為相似外型與行為特徵的岩棲性慈鯛,在剔除體型大小、分布區域與產卵特性等等差異後,往往不難發現,鮮明的領域觀念,與為確保領域優勢而不惜大打出手的特殊行為,往往是讓這些慈鯛可以成為特定水域中主要種類的關鍵因素。

       普遍存在於南美與非洲慈鯛間的領域觀念,其實並非只是在環境中擁有單純的來去自由或活動空間,而是同時融合著許多不同層面的因子,以錯綜複雜的關聯組合而成。例如常可見到以刮取岩石表面藻類或生物薄層 (biofilm) 為食的岩棲性慈鯛 (Mbuna)或是俗稱為蝴蝶 (Tropheus spp.) 的特殊種類,往往為了佔領或爭奪一塊礁岩而不惜擾動整個水層環境,在劇烈的打鬥、追咬與持續驅趕中上演全武行;仔細探究原因,不難發現雖然只是礁岩一偶,但其對於個體在環境與生態上,卻往往代表著食物供應或活動空間等資源,甚至與個體在進入生殖成熟後的配對繁殖密切關聯。因為擁有以特定礁岩、沉木或洞穴為活動中心的領域範圍,往往代表著個體在環境中同時擁有了空間、食物與配偶等資源,甚至足以藉由巢穴型態、勢力範圍與驅趕入侵個體等具體形象或行為,彰顯並誇示個體在環境中所具有的絕對優勢。

       不過不可諱言的,是存在於特定種類間的明顯領域行為,往往造成飼養者在管理或配對繁殖上的困擾,因此如何妥善利用造景鋪陳、混養對象與特定性別比例,來降低可能導致個體受傷甚至死亡的領域行為,往往充分考驗飼養者的觀念與觀念。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