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飼養前的叮嚀 / 新購水草栽植前的處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新購水草栽植前的處理
發文日:97/08/19
新購水草栽植前的處理

       不論是近飼養魚隻的混養水槽,或是以同時表現水域與陸地景觀的兩棲生態造景缸 (vivarium),若能在飼養魚隻與兩生類寵物以外,分別於底砂或造景沉木周圍,擺設幾株色澤翠綠的水草,整體景觀的欣賞價值,多能有較為平衡與完整的表現。即便是部份飼養具有啃食水草嫩芽習性魚種,或因挖沙掘底習性而總是將水草連根拔起並不時移動的河產與湖產慈鯛,若能在環境中擺設幾株可抗啃咬的水草種類,哪怕是僅具有造景或陪襯功能的塑膠水草,都能讓整個環境看來舒適又自然;加上臺灣本島地處亞熱帶,絕大多數供應市場的水草多來自人工大量栽植培育,因此在單價低廉且易於取得的優勢條件下,也讓許多水族愛好者的飼養經驗,與水草栽培脫離不了關係。

       相對於部分具有較高單價的椒草、網草 (Aponogeton sp.) 或是近年來風靡水草玩家各式種類特殊且罕見的皇冠草,一般出現於水族館中所供應的大宗水草種類,因為多以單盆形式栽培,加上販售時亦多以數盆自由組合為固定價格單價販售,因此常見於一般水族館中的各式水草,亦被稱之為盆草;而依據種類與植株大小狀態不一,多以100 元 3-10 盆的方式販售,而飼養者在選購時則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造景風格與實際需求自行組合。

       或許細心的飼養者會發現,其實所謂的盆草,不過就是將修剪下的各式水生植物莖節,以數根為一單位,然後再以栽培棉包裹,置於一個黑色的塑膠網盆中;同時為避免在水層中漂浮,因此在盆底多有充填為了增重而添加的礫石,或有時為了節省空間而僅以鉛帶纏裹。不論是栽培於網盆或僅以鉛帶纏裹,目的都是為了方便運送與暫時性的陳列,因此在實際的栽植上,這些東西都應在選購回去後自行拆解。許多飼養者會因為見到裸露的水草莖節並無根系發展而感到憂心,但實際上因為多數種類的水草可藉由阡插方式培植,因此只要能在妥善修剪後正確的植入底層中,並提供適當的養分與光照供應,一般而言在數天至數星期後,便能見到在底層中匍伏蔓延且兼具牢固抓附於底層中的複雜根系發展。

       雖然盆草的種類繁多且單價平易近人,但卻並非意味著飼養者可以在處理時採取較為輕忽的放任態度,因為實際的調查發現許多危害飼養環境的藻類、螺類或其他原生動物,有一定比例的種類與數量,都是藉由水生植物攜帶與傳播。因此在選購回需要的盆草後,應避免直接連盆投入飼養環境中,而是必須經過適當的拆解,除去用以固定水草的暫時性網盆與鉛帶,然後仔細檢查枝葉、根系與相關部位是否存在螺類、渦蟲或是藻類,並修剪掉不必要的根系或枯黃枝葉。如果可能,不妨將水草植株以低劑量的消毒劑或殺菌劑稍事浸泡,並在水中檢視於葉面或莖節間是否有蟲卵、水螅或螺類卵塊。隨後再以大量清水漂洗,同時將植株修剪成適當的長短高度,便可在降低帶菌或攜帶其他生物的安全狀態下,盡情享受水草栽植與培育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