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基礎理論 / 飼養前的叮嚀 / 性比 (sexual ratio)與繁殖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性比 (sexual ratio)與繁殖
發文日:97/08/24
性比 (sexual ratio)與繁殖

      除了少數諸如蜜蜂或竹節蟲等物種,或是近年來發現在極少數鯊魚可行孤雌生殖 (parthenogenesis) 外,絕大部分的高等生物在繁衍後代時,往往須同時具備雄性與雌性,並解藉由分別排出生殖細胞才得以完成。許多時候人們對於物種繁殖的觀念,往往來自於我們身旁經常可見,或是套用熟悉生物的模式,但事實上,當物種進行繁衍時,往往隨種類或環境不同,而在配對方式、性比或繁殖行為上,皆存在相當程度的差異。

      以觀賞魚而言,雖然有時可見到配對或育幼中的神仙魚,親魚與子代緊密依偎的動人景象,或是欣賞南美短鯛由雌魚呵護幼魚的精采畫面,甚至是非洲礁湖慈鯛 (rift lake cichlid) 在交配後以口啣卵,並在口孵中完全停止覓食的過程,那存在於配對親魚間的特殊關係,多會讓人感到印象深刻。不過對於其他種類的觀賞魚類而言,配對與繁殖的畫面卻並非如此溫馨感人,甚至在配對前的領域競爭或配對異性選擇上,還必須經過一場劇烈的驅趕與角力;同時,對於部分魚類而言,在繁殖行為上,也未必一定遵守一夫一妻的制度,因此也讓觀賞魚的繁殖,充滿特殊的趣味與挑戰性。

      對於一個專業的繁殖者或觀賞魚繁殖場而言,絕對繁殖魚種前必須進行不同方面的考量,例如價格、市場性、生產量以及相關物種的成熟時間與生命週期。一旦確定繁殖對象後,便會面臨到一個現實的挑戰,那便是親魚間的雌雄性比問題。對於許多南美與西非產慈鯛 (cichlid) 而言,只要環境中能同時存在一定數量的雄性與雌性,便能在穩定飼養下使其自然產生配對,而一旦配對形成,飼養者便可在將其他魚隻撈除後,逐漸觀察到交配與育幼等過程。不過對於其他觀賞魚而言,配對性比卻絕非多數人認為的 1:1;而不同性比搭配下的混養管理,也往往在配對成功率、育成率與子代累積速度上,產生微妙的差異。

      例如同樣屬於礁湖慈鯛,分布於東非坦干依喀湖 (Lake Tanganyika) 中的鯉型鯛 (Cyprichromis spp.),便與同湖域中的多數種類,在繁殖性比的搭配上存在明顯差異。自然水域中的雄魚會以礁岩劃分領域,然後等待成群游動的雌魚前來與之交配繁殖,因此成熟雄魚非但沒有固定的配對對象,同時在一天內往往會與數隻至十數隻的雌魚完成交配行為。

      不過對於分布於南美亞馬遜河中,俗稱為的老鼠魚 (Corydoras spp.) 的甲鯰,情況卻恰巧相反,因為成熟的雌魚多半會緊緊追隨雄魚,並讓雄魚在受到刺激後排出生殖細胞,接下來在由雌魚完成授精動作,而整個繁殖過程除由雌魚主導外,同時雌雄比以 1 : 2-3 的搭配方式,最能使其卵粒充分授精並成功孵化。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